風評:砸50億投資「3隻火雞」,國發基金的專業與良心安否?

2017-12-13 07:30

? 人氣

因此,台灣這「3隻火雞」─3家虧損的太陽能企業整併,真能反敗為勝、起死回生、轉虧為盈嗎?這3家企業合併後號稱可望挑戰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太陽能廠,但問題是這個產業景況不佳,就算成為全球第2大,恐怕景況也未必好─就算成為世界第2大,火雞還是火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可以看看這幾年,太陽能與綠能產業的競爭是如何的慘烈。

今年4月美國太陽能廠商 Suniva 聲請破產,去年號稱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公司、同時掌握太陽能與風電的美國SunEdison宣布破產;曾是歐洲最大的太陽能廠商、德國的Solarworld今年向法院申請破產。再往前數則是從2011年德國龍頭企業QCell宣告破產,接著Solon、Sovello、Conergy、Odersun…..等逐一倒下去;幸運有大型母公司支撐的博世、西門子,公司未倒但都賣掉或停止太陽能業務。

即使不看國外,看看國內也可以。太陽能曾是國內最夯的產業之一,龍頭廠茂迪甚至曾是股價近千元的股王;台積電、聯電、茂德、友達等科技大廠,也都曾加入投資太陽能,現在呢?全部退出了!而原先的股王只剩21元的股價,太陽能產業成為「四大慘業」。

太陽能產業是成熟產業,國發基金的投資與支持新創無關;這個產業當然也說不上獲利良好、穩健投資;至於說「3隻火雞」因為引進國發基金而能帶來什麼效益、創造什麼反敗為勝的可能,似乎也看不太出來;國發基金的官員應該不會強過台積電、友達這些龍頭企業吧?這些企業參與太陽能投資都不能讓其「反敗為勝」,國發基金官員能比台積電、友達都強嗎?

或許,唯一的理由就是蔡政府的產業政策中,有綠能項目,國發基金要配合政策投資、帶頭打「國家隊」。但全球太陽能產業的兼併淘汰激烈,重要原因來自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強力競爭。那麼政府評估過,台灣及台灣政府,有多少資金、資源跟對岸拚搏打「國家隊」?有多少勝算?如果是這樣,政府或許更該回頭檢討那個「5+2產業政策」了。

希望這50億不要付諸流水;幾年後在回顧這個投資案時,希望國發基金的官員對得起自己的專業與良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