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結婚後就一直當家庭主婦、有先生有小孩,但有天先生跑路消失再也沒回家、後來兒子無法負擔房租也跑了,家裡就她沒有工作經歷、付不起房租、房東不租她了……她們最後會走到這裡真的是逼不得已、真的發生很多事,甚至我們對她好、可能是她活了50多年第一次有人真心對她好……」
她們曾經拚命想找到回家的路,卻在2021年5月台灣全面爆發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裡迷航──位於萬華的女性街友據點「潭馨園」,來到這裡的幾乎是年過50–60、家庭破碎而流落街頭的年長女性,她們曾以主婦身份為家庭付出,失去家以後因為沒有工作經歷、長年脫離職場、年紀大而面臨生存危機,疫情高峰更讓她們能找到的洗碗工、餐廳內場、發傳單等工作銳減,這時「潭馨園」便成為最後的堡壘,陪伴大姐們度過疫情海嘯。
由深耕萬華多年的芒草心慈善協會營運、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提供資金之潭馨園,原先目標是作為女性街友的「中繼站」、讓社工協助住民在3–6個月內有能力租屋開啟新生活──雖然如今疫情衝擊讓大姐們離租屋目標更遠,她們如今也能有個暫時的家,這座堪稱台北市最溫柔的女子宿舍,承載著各種人生一度支離破碎、卻仍不放棄未來的真實靈魂。
中年失婚被孩子拋棄 想回娘家卻遭質問「幹嘛不去跳淡水河」
談起從前對街友(無家者)印象如何,芒草心協會秘書長李盈姿、潭馨園生活輔導員之一陳怡安都坦言,真正接觸以前的印象是不好的。李盈姿曾在醫院任職社工、大多在急診室碰到街友,有些夏天進來吹冷氣、有些看病沒帶健保卡又欠費、病人也怕他們,那時街友幾乎與「麻煩」劃上等號──直到李盈姿真正投入陪伴街友,她意識到,醫院見到的只是一小部份:「很多個案其實是很不想麻煩別人、一直忍耐的,後來也開始對他們有比較不一樣的想法……」
潭馨園生活輔導員陳怡安以前住桃園、火車站地下道聚集不少街友,雖然那些人就是坐著躺著沒幹嘛、看起來也不像會攻擊誰,那時一群同學經過就是會怕、走路特別偏一側繞過,直到上大學讀社工系,陳怡安改觀了。
「還沒真正跟大家相處時,你可能忽略掉很多看來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的無家者……當時我遇到的只是其中一類人,可能看起來比較髒亂、路倒、或可能有精神狀況在自言自語,但也確實有一類真的認識以後,會發現他們跟一般人沒什麼不一樣……」
獨居老人可能人人同情,一樣年邁一樣孤獨的街友卻往往被大眾嫌棄,街友之中的女性更是隱形。陳怡安說女性街友往往被預設「有家可回」,有些民眾可能會問:她先生呢?娘家呢?李盈姿則聽過一些人這樣想:「他們會覺得『正常』女性不會讓自己掉到街頭,可能是性格有問題、精神有問題、腦袋不正常才會掉到街上,女性似乎比男性承受更多這類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