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秦觀點:兩方面看C-17來臺

2021-06-13 06:30

? 人氣

美國參議院訪問團6日上午旋風式訪台,專機則是美空軍專責執行戰略、戰術運輸任務的主力機種C-17。(中央社提供)

美國參議院訪問團6日上午旋風式訪台,專機則是美空軍專責執行戰略、戰術運輸任務的主力機種C-17。(中央社提供)

美三名聯邦參議院議員6月6日上午訪臺,搭乘美軍現役C-17運輸機降落松山機場,引發熱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過往美國政要訪台,大多搭乘C-32、C-40或C-37等行政專機,此次則搭乘現役戰略運輸機,又逢兩岸關係脫鉤緊張之際,自然被大眾放大檢視。其中,單就美方派遣C-17一事,筆者認為可從軍事上及政治上兩方面探究。

軍事上而言,C-17是美軍現役僅次於C-5的第二大運輸機,除能裝載M1A2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並擁有跨洲長程戰略運輸能力外,亦能執行短場起降等戰術任務,為兼顧戰術與戰略功能之優異運輸機。

C-17來訪無非意味著美軍能透過優異戰略投送能力快速運輸戰略物資甚至武器裝備來臺,以支援臺海可能的緊張局勢,尤其松山機場附近高樓雲集、2,600公尺的跑道亦不算長,C-17優異飛行性能尤其適合這類投送工作。然而,此雖為臺美關係提升之展現,但充其量依然只是美方協助我國「自我防衛」的表態,並不代表華盛頓將承諾派兵協防台灣。

另外,6月1日共軍才以運-20、IL-76組成的運輸機機隊「採點」大馬空域,展現南海南端九段線之空中戰略投送能力,5天後美軍即派遣C-17來臺,近日則又再度流出運-20裝備WS-20發動機之照,雙方運輸機上的你來我往較勁意味濃厚。

政治上來看則是美方持續進行所謂「切香腸」戰術。透過一系列敏感卻不足以招致戰爭,且能達到有限目標之行動來達成戰略目標。切香腸現多用以形容大陸在南海爭議之作為,其緩步進逼、難以應對,卻又能將局勢導向有利自己的一方,達成既有事實。

美軍現役軍機降落臺灣時有所聞,1999年921地震時美國曾派C-5載運物資降落中正機場;2009年莫拉克風災美軍奧斯汀級船塢登陸艦丹佛號曾搭載MH-53E及MH-60S直升機來台協助救災;2011年美軍KC-135加油機曾降落松山載AIT官員重症幼兒赴日就醫;2015年更有美軍F/A-18C大黃蜂戰機迫降台南基地等。

幾次行動皆相當敏感,卻都有合理理由賦予正當性,如救災、醫療、迫降,及此次參議員行動不便,且美國人都將緊張程度維持在一定限度內,打出一記又一記擦邊球,行任務完成後旋即離開之一貫作風,不多停留。C-5、KC-135運補完即起飛;丹佛號於台南外海執行任務未下錨停泊;破降台南的也並非F/A-18系列最先進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此次C-17也在參議員與蔡總統會晤完後立即離去。除展現華盛頓對台海問題重視,也不輕易觸怒北京底線,實為外交上謹慎高明的切香腸之舉。擅於外交事務的拜登主政,臺海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多切香腸作為,值得觀察。

*作者為軍事評論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