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額報酬率」的產品真的能讓你一夜致富?小心這個陷阱:《多少才夠》書摘(2)

2021-06-30 04:20

? 人氣

作者指出,不少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追求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購買更多東西或為了跟人比較,金錢將帶來更多的不快樂。(取自Unsplash)

作者指出,不少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追求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購買更多東西或為了跟人比較,金錢將帶來更多的不快樂。(取自Unsplash)

今天已經不再根據人本身的價值來評斷,而是有沒有穿對的衣服、開對的車子,以及擁有一切「對的東西」。有許多東西都被認為是「有條件性」的,這些東西被用來確認並彰顯擁有者的社會地位。時尚趨勢正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原本盛行於上層與中產階級之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流行的風潮吹向整個社會,上流社會已轉移到下一個趨勢去了。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之下,光在好餐館吃飯或開好車是不夠的,必須要吃頂級的餐廳、開最豪華的跑車才行。而夠資格成為最頂級的人士,則經常故意不斷換新,好讓一般人跟不上。這種遊戲會讓我們的注意力從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分散。

你的價值觀被改變了嗎?

直到不久以前,節儉被公認是項是美德,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更是理所當然,炫燿性消費則被視為粗鄙低俗。大家都會做長期的儲蓄與規劃,事先存錢而不輕易舉債。

短短數十年間,社會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及時行樂受到鼓勵而成為當今的生活常態。2007至2008年間撼動國際金融市場的次級房貸事件,基本成因乃是銀行透過塑膠貨幣、房屋貸款、信用放款與證券化商品,推動一波巨大的信用與消費泡沫。現在的銀行喜歡讓一般消費者成為債務人,而銀行在消費金融業務上的獲利比重之高,是傳統銀行早年無法比擬的。結果造成西方國家的家庭開始瘋狂消費,陷入「我花,故我在」的迷宮。

錢 儲蓄(圖/取自pakutaso)
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雖被認為理所當然,但社會在短短數十年間,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取自pakutaso)

許多西方國家的儲蓄率已經降到歷史新低。然而,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延長、逐漸改善的健康狀態,加上對生活品味更高的期望,使得儲備退休金的必要性大為增加。太多調查研究顯示,許多人的儲蓄、投資以及保險都不足夠。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儲蓄、投資及保險的好處讓人可望而不可及,也無法在朋友聚會中掛在口頭上炫耀。壽險是最好的例子。要享受壽險好處的前提,是必須死亡,就算如此還是無法親身體驗回報。

「超額報酬率」背後的迷思

試想一下。你在俱樂部裡聽到同事說,他在家裡用新安裝的家庭劇院,多虧了廠商所提供的輕鬆付費專案,12個月以後才需要支付頭期款。另一個傢伙則在描述他剛買的最新款寶馬轎車;你的高爾夫球友也提到他不惜下重本、新買了一套最新科技設計的高爾夫球具。

如果此時你告訴身邊朋友,你把剛剛拿到的績效獎金存下來,做長期投資規劃或是買入失能保險,會得到什麼回應?這些行為都會讓你覺得和這些朋友不是同一夥。

在類似這樣的社交聚會中,如果要與人談論投資,你很可能會大談狠賺3倍的礦業股票或是你心目中將在今年穩賺不賠的投資機會。若是討論長期投資計劃、規劃投資組合,或是在市場震盪週期中長期投資,卻只能換來朋友酸言酸語的嘲諷。順帶一提,這的確是增加財富最容易也最可靠的方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