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科學期刊《綠色化學》最新刊登的研究,科學家利用基因改造細菌,將使用過的塑膠瓶變成可食用香料「香草醛」,這也是史上第一次利用廢塑膠製造有價值的化學製品。科學家希望這能讓回收變得更有吸引力,並解決全球塑膠污染問題。
根據《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10日刊登的最新研究,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學者薩德勒(Joanna Sadler)帶領的研究團隊先利用變異酵素將塑膠瓶分解為「對苯二甲酸」(TA),再利用基因改造的大腸桿菌將「對苯二甲酸」變成香草醛(vanillin)。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香草醛廣泛用於食品業及化妝品業,是重要的大宗化學品,用於製造藥物、清潔產品、除草劑,目前約 85% 香草醛由化石燃料衍生的化學品合成。全球對香草醛的需求持續成長,2018 年,全球對香草醛需求為3萬7千 噸,遠超過天然香草莢的供應量。
薩德勒表示:「這是利用生物系統將廢塑膠物升級改造為有價值工業化學品的第一個例子,它對循環經濟具有非常讓人興奮的意涵。」
研究團隊成員、愛丁堡大學講師華勒斯(Stephen Wallace)說:「我們的工作挑戰『塑膠是有問題的廢棄物』的看法,並展示塑膠做為新的碳資源的用途,可從中製造高價值的產品。」
Inspiring work from @JoSadler10 of #SyntheticBiology / #MetabolicEngineering to upcycle PET plastic waste into vanillin Covered in outstanding podcast from @kevinfolta https://t.co/E0p6m8ljOm https://t.co/OrUvovngca pic.twitter.com/oIndFjHZ8q
— Andrew D Hanson Lab (@ADHansonLab) June 12, 2021
目前,塑膠使用一次後會損失約95%的材料價值,如果各界能鼓勵好好收集與使用塑膠廢棄物的話,將是解決全球塑膠污染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