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機降落台灣被認為測試大陸底線,面對解放軍的「飛彈優勢」美國加強反島和稀釋來襲火力的部署。
中國廣播網軍事頻道6月8日報導了中國火箭軍在最近的夜間演練中試射了射程達4千公里的東風-26彈道飛彈。評論說中國試射這種被稱為「航母殺手」的飛彈在於向外部勢力發出警告。
上周中國海軍還在台灣海峽一側的福建省進行了兩棲登陸演習。中國《環球時報》的報導說,演習旨在加強戰備,針對未來台灣分離的可能,其中也包括美國最近在台灣降落軍用運輸機的舉動。
6月6日三名美國參議員乘坐美國空軍C-17運輸機降落台北進行短暫訪問。美國軍機在台灣降落被普遍認為是對中國大陸的底線試探。
隨後中國國防部回應說,美國的上述舉動「嚴重破壞中美關係的基礎和台海和平穩定」。國防部發言人還警告,「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堅決予以迎頭痛擊。」
火箭軍備戰
在中國媒體報導的影片中,解放軍火箭軍飛彈旅在夜間進行野外訓練時模擬了火力打擊,飛彈迅速交接轉載以發動第二波打擊等課目。影片還顯示協助飛彈鎖定目標的無人機。
中國廣播網軍事頻道報導說,在演習中現身的飛彈飛彈東風-26。這是一種核常兼備,能夠打擊陸地或海上目標的陸基彈道飛彈。
火箭軍飛彈旅副旅長姜峰上校在報導中說,他們在常態化的夜間演訓中臨時變換發射陣地,臨時變換打擊目標,連續進行火力突擊波次轉換,還連續進行部署地域轉換,以檢驗訓練成效。
中國的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對香港媒體表示,解放軍這次演練是針對大型水面艦船進行模擬攻擊,東風-26能打擊對中國構成威脅的航母。他認為反艦演練旨在警告其他國家不要觸碰中國的核心利益。
去年美國航母艦隊群進入南海巡航後,中國在南海軍演期間在8月26日從陸地向海上目標發射了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6B東風-21D兩種彈道飛彈。
中國「飛彈優勢」
美國國防部去年向國會提交的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中說,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飛彈部署已經取得了對美國的優勢。
報告認為「中國發展了不受任何國際協議約束的常規飛彈部隊。中國部署的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超過了1250枚」,而美國目前只有一種常規彈道飛彈,射程為70-300公里,美國沒有巡航飛彈。
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思・維斯巴赫(Kenneth S. Wilsbach)最近(6月5日)在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報導中說,面對中國在過去幾年中軍事能力增加,美國「要通過情報搜集密切關注,也正努力找到自衛的辦法」。
他指出中國軍力增加的「一個領域就是彈道飛彈,他們能夠超出第一島鏈,不僅威脅到第二島鏈的美國基地,還可能對更遠的目標構成威脅,甚至能夠對美國本土和美國的盟友和伙伴構成威脅。」
「稀釋」飛彈火力
維斯巴赫認為除了中國提升彈道飛彈能力,美國還要面對來自俄羅斯和北韓的威脅。俄羅斯和北韓也在不斷提升他們的飛彈能力。
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認為,針對上述彈道飛彈威脅,美國的防禦辦法就是要獲取鎖定來襲飛彈的能力。他說美國在第二島鏈的關島和其他關鍵地點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和愛國者飛彈,而且還在關島部署了陸基的神盾防禦系統。
除了在關島和其他地區加強反導能力,維斯巴赫認為,另外一個防禦中國彈道飛彈威脅的辦法就是所謂的「靈活作戰部署」(ACE)。按照他的解釋,「靈活作戰部署」就是避免大規模部署部隊,而是分散部隊到許多小中心及其周邊的輻射區,這樣部隊每天每周能在眾多中心和周邊地帶之間轉移,增加靈活性和機動性。
維斯巴赫說這樣「為對手製造了瞄準困難,因為他們不僅要瞄準中心樞紐,還要瞄準輻射地帶。這樣就稀釋了他們能夠打擊目標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