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咸浩專文:除了任其凋零,台灣為二戰受難婦女做了什麼?

2017-12-24 06:50

? 人氣

美國舊金山設立慰安婦雕像(AP)

美國舊金山設立慰安婦雕像(AP)

日本空姐如是說──

我的一位親戚曾是日本亞細亞航空--台日斷交之後日航特別設立的航空公司,主飛台灣日本航線也兼及東南亞,現已裁撤--的空姐。在該公司工作期間,有一件事情讓她常常心中鬱悶。原因是她的日本空姐同事表面雖然都非常客氣,但是每次服務完回到調理區,就開始議論機上客人。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中國人好髒喔」(中國人wa kitanai),彷彿這些不時被日本客人摸手摸腿摸屁股的台灣空姐完全不存在,因為「中國人」當然指的是機上的台灣客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而這些受到這種對待的台灣人往往是最嚮往與崇拜日本的台灣人。

日本人對台灣雖保持著前殖民主的鄙夷,但另一方面又不忘以台灣為取暖的對像,因為像台灣這樣寬待前殖民主的地方並不多。

比如,為了不讓日本政府以舉國之力粉飾「慰安婦」(日軍性奴)歷史的企圖得逞,最近加州的韓裔、華裔與菲裔等亞裔社區通力合作,讓舊金山接受了慰安婦銅像的設置(也讓大阪市一怒之下終止了與舊金山60年之久的姊妹市關係)。然而,台灣卻顯眼的缺席了,因為台灣是全球唯一對慰安婦一事完全採用日本官方說法的國家。

然而,台北市某自殺防治中心的女性求助者多年來人數始終居高不下,正是因為林森北路一帶遭到日本買春客傷害的台灣婦女,仍然絡繹於求助之途。僅此一事便足以佐證,台灣仍然繼續遭受到安婦體制之害。只不過此體制已經日常化及隱形化;原先在北投的日人買春區被打散之後,該地的慰安婦體制便等於全面進駐了台北市各個角落。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台灣對慰安婦的議題如此冷漠,甚至冷酷?

2017-11-26-韓國釜山市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像。(盧逸峰攝)
韓國釜山市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像。(盧逸峰攝)

在悲微的愛情中,尋找所剩無幾的人性

這使我想起馬來西亞作者陳團英的英文小說《夕霧花園》

這本小說講述的是一位馬來亞華人女性在日本佔領時期曾被關人奴工營,戰後則擔任法官努力起訴戰犯,表面上雖然以復仇為職志,但最後卻與一位日本園藝師相戀。這個看似浪漫的故事其實直指受害者心靈的黑暗面。這位女子的姐姐在奴工營中被迫成為性奴,她自己卻可以逃過一劫,主要是因她不時會告獄友之密,讓不少人受害。換句話說,她代表的是與殖民者合作的受害者;她心中雖有受害所造成的創傷,但此創傷卻與她加害其他受害者的罪疚糾結不清。於是當她發現這位日本園藝師雖然表面上與日本軍國政府劃清界線,實則仍為之密秘工作時,她將自己的罪惡感投射到了這位「同是天涯淪落人」身上。他們的「愛情」是在絕望中試圖找回一點剩餘人性的最後努力。

但上述這種出賣靈魂者的最後表現,還有些許值得嘉許之處。下焉者則如前奧地利總理華德翰者流。華德翰在競選連任時,被發現曾為納粹幫兇飽受攻擊,但他卻照樣高票當選,原因正是因為奧國有不少人口在二戰時皆同情納粹,並主動加入迫害猶太人的行列,因此,眼見華德翰受到抨擊,不免感同身受而出手相挺。這種「華德翰現象」或也存在於台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