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老人傳來早安圖「早安,平安宅在家已是第17天」,看似平常的早安圖,但背後道盡這17天來多少無奈,多少焦慮。(註:三級警戒已經一個月又十天)
COVID-19疫情爆發,社會上有一個普遍的氛圍,老年人容易受到感染,也有重症的風險。這些訊息可能會影響年輕人對老年人的看法,新加坡醫師就接受媒體採訪提到台灣防疫難在於老人多,有人說防疫破口是老人,甚至形成年齡歧視。認為自己感染風險較低的年輕人對老一輩人需要居家防疫感到不耐煩,對長輩的不聽話感到不滿,甚至將所有老年人視為虛弱的人,這種年齡歧視的刻板印象可能影響家人關係,也可能影響世代的互動,甚至造成幾代人的分裂對立。
雖然 65 歲及以上的人染疫並重症的風險確實更高,但許多老年人身體健康,因為年齡歧視造成社會孤獨感,破壞長輩自主權及健康。因為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老人們只能每天窩在家,他們很自愛的怕造成困擾不敢出門、不敢訪友、甚至連兒女的返家訪視,都焦慮地拜託子女不要來,每天只要聽到救護車就想是不是鄰居確診。社區中有老人哭訴聽到救護車聲音連續多天睡不著,他們不一定怕死亡,擔心的是自己容易染疫造成醫療人員及子女們困擾。在社會歧視氛圍、社區染疫的不安全感及擔心讓子女困擾的情緒下,老人心理健康令人憂心,甚至出現孤獨感及自我傷害現象。
當所有關懷據點都停止活動,所有社團班隊都取消,長輩更是缺乏與人互動的機會,加上擔心被歧視、被指責,不會上網、沒有替代性活動時,老年人更趨向自我與社會隔離。有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自我功能受到限制,且家庭支持較低時,更容易產生孤獨感。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孤獨感和社會隔離度與一個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這些面對年齡歧視壓力的長輩,心裡越來越孤獨,只能壓抑著自己的焦慮,每天催自己的眠,只要再幾天就解封了。然而等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延期,長輩們說會不會端午過完,要繼續宅到家過中秋。長輩忍著自己心裡及身體不適,共同努力配合政府各界防疫工作,但誰站在他們的需求去想呢? 連日來最火紅的基礎保護的疫苗是老人關心的話題,每個人都在問何時輪到我,有長輩問說:「我國外孫子說國外都是老人先打,為何現在很多高官先打?」這邏輯究竟為何?老人想不通,我們關心長者權益的團體也想不通。
全世界都關心老人的保護,各國紛紛提出具體策略協助長輩,如優先施打疫苗,運用簡易數位方式提供即時性支援與協助。國外都是第一線服務病人醫護人員之後就是六十五歲長輩,但台灣截至目前排序竟將老人排到第八順位,連照顧老人的長期照顧工作者也進不了前三名,從這些種種作為反應出並沒放任何即時性資源在老人身上,難道要讓老人成為社會疫情控制不下來或醫療崩潰的原罪嗎?
聯合國提出2020-2030年為健康老化十年,其中四個行動方案:打擊年齡歧視、創造關愛老人的環境、整合性照護及長期照顧。然從此次防疫政策並未依循此方向建立相關價值策略,例如教育部有中小學學習頻道,但直接叫老人回家不要到據點活動宅在家的老人並無老人學習頻道。連紓困都補助家有小孩、不補助家有老人,這種補小不補老的紓困津貼,更加重家庭對長輩的歧視與疏離。請政府及社會大眾正視年齡歧視問題,以及長輩孤獨感的心理健康需求。老人對這個社會貢獻大半青春,難道只能繼續無助地在家繼續宅日記,練長輩圖道早安等中秋。
*作者為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