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螢幕就有直播,今年的直播團隊加入了空拍機,讓看螢幕的朋友可以看到整個隊形的變化,可以說是數年來最大的進步;只是觀看直播的同時還可以聽到旁邊工作人員的閒聊長達數分鐘,而且空拍機起降螺旋槳聲也收進去,只能說不管是現場還是直播,看表演的感覺著實不好。如果這個藝術節跟隊形變換晚會在未來要繼續當嘉義市的觀光以及藝文活動熱點,勢必要拉高市府的層級,從長計畫認真檢討硬體對觀眾體驗的影響。
最後是節目的資訊。文化推廣的最終目的之一,應該是讓市民在看熱鬧之餘也懂得看門道,但是現在的狀況是看熱鬧有餘,看門道的推廣嚴重不足,甚至不得其門而入。一個以音樂表演為主的節慶,核心之一便是以各式曲目構成的節目內容,但是官方網站上一般人能看到的,僅有團隊介紹,無從提前得知團隊到底要帶什麼樣子的曲目來嘉義;而少數有寫曲目介紹的售票場次,在售票網上的節目翻譯也亂七八糟。這樣子長久下來在嘉義造成的效應,便是不論推廣了多久,沒興趣的民眾也就罷了,有興趣的民眾也是處在一個鴨子聽雷的狀況;或是提到管樂節,民眾的印象便是踩街跟唱唱跳跳的日本樂團,於是就演變成日本團總是爆滿,而台灣團或是偏向古典的曲目便賣票賣不滿甚至乏人問津(據說今年主打的豎笛大師保羅梅耶的獨奏會票房五成不到)。試問,這個真的是文化局想要的「推廣」效果嗎?
筆者肯定文化局在管樂節某些活動安排上的用心,例如對在地學校與國際團隊交流的支持,以及精緻表演活動到社區的設計是可圈可點。但是這樣一個在台灣難能可貴的藝術活動,在下一個25年如果要繼續蓬勃發展,必須先從頭檢討這些活動施行過程中看似枝微末節,但是從長期來說很核心的「觀眾體驗」問題。
*作者為嘉義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