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淡水還是以中國團或香港團的旅客居多,這幾年,不光是淡水,一些台北周邊景點也常看到韓國旅客出沒,尤其是行經松山機場的捷運文湖線,常常看到單槍匹馬或三兩成群的韓國年輕女生出現。
真沒想到,平日午後的淡水,不管走到哪裡,都被一大群韓國人包圍,耳邊聽到的都是韓國話,雖然聽不懂,可是從他們的肢體語言看得出來,對於老街廟宇、河堤景色、馬偕博士的故事,還有紅毛城的過往歷史,除了仔細聆聽導遊解說,也邊走邊討論著。這還只是團體旅遊的部分,平均年齡層較高,或是家族同行,說話嗓門很大,但是台灣人以團體形式出外旅遊時,其實嗓門也不小。
除了團體,自由行的年輕韓國散客也不少,女生都仔細上妝,衣著很時尚,男生也幾乎都是韓系明星那樣的厚重瀏海造型,而且不少人一手拉著行李箱,一手拿著自拍棒,拍照或開著手機網路直播,比起一般日本觀光客的安靜模樣,韓國年輕旅客看起來很奔放。
以前淡水還是以中國團或香港團的旅客居多,這幾年,不光是淡水,一些台北周邊景點也常看到韓國旅客出沒,尤其是行經松山機場的捷運文湖線,常常看到單槍匹馬或三兩成群的韓國年輕女生出現,她們手上甚至拿著悠遊卡之類的電子票證,說不定是來過好幾次的常客。
在瑞芳車站前方的夜市,也遇過不少韓國女孩,排隊等著買CP值很高的庶民小吃「龍鳳腿」,雖然語言不通,靠著簡單的英文,加上比手畫腳,看起來非常盡興。自由行的韓國女孩們,似乎不太介意拉著行李箱四處跑,甚至連建國高架橋下的假日花市都是她們會去巡禮的地方。
在回程的淡水捷運上,擠滿了香港人、韓國人、日本人與東南亞國家的旅客,以及一群在馬偕紀念館曾經擦身而過的歐美遊客,非通勤時段的捷運車廂內,充滿熱鬧交談的外國語。在團進團出的中國觀光熱潮撤退之後,看似危機,卻也是轉型的契機,想要生存,就要想辦法脫離那種看得見風光,卻無法獲利的一條龍模式。
撇開過去因為反共立場而建立的正式外交關係不說,台韓在斷交之後,除了棒球與電競的較勁之外,娛樂圈的助力也很大。若是考慮到韓國自由行旅客的方便,台灣似乎應該效法日本,在大眾運輸系統和公用設施的解說標示上,除了中文、英文、日文之外,再增加韓文,畢竟語言的體貼,是觀光實力的展現啊!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09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