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在稱霸世界的kpop於1990年代之時可沒什麼國界外的影響力,當時出道的團體酷龍,也是要靠台灣歌手徐懷鈺、蘇慧倫翻唱他們的歌曲,才有機會走出韓國。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撰寫的《海上傭兵》一書,描述了16到17世紀以台灣、福建為核心,貿易航道北至日本、東南至菲律賓、往西經過廣東,再往南繞過中南半島,直到今日印尼雅加達(當初稱為巴達維亞,為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核心城市)的海洋帝國歷史。
和陸權帝國植基於土地而成不一樣,海洋帝國的命脈掌握在航道上,從《海上傭兵》一書你可以看到,當海洋帝國對陸地發動戰爭,只有一個目的,確保貿易路線。鄭芝龍和大明荷蘭聯合艦隊作戰(是的,而且勝利的是鄭芝龍的艦隊),是為了確保日本到菲律賓的貿易路線,鄭成功攻打南京,也不是要「反清復明」,而是為了確保蠶絲的取得貨源(當時華中區域是全球蠶絲的最主要供應區域)。
人才輩出,卻沒排斥對外取才
這些海上帝國根本不在乎他們的茶葉產於何處,絲織品產於何處,黃金白銀產於何處,胡椒等香辛料產於何處,只要確保這些貨物不斷地轉移他們就能獲利。海洋帝國絕對不會發動大家「愛用國貨」那種運動。
同樣的,台灣在當亞洲流行音樂王國的時候,創作力當然是極為旺盛,伍佰、張宇、游鴻明、殷文琦、伍思凱、郭子、曹俊鴻、陳志遠、張雨生、涂惠源、熊天平、陳建寧、江建民、劉天健、李正帆、黃韻玲、鄭華娟、馬毓芬、熊美玲,數也數不清的台灣創作者,在當時貢獻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
但當時的台灣流行樂壇,並沒有因為僧多粥少而排斥「外國歌」和「外國歌手」入台,在張學友銷售百萬張的專輯《吻別》,我們可以看到香港歌手搭配台灣製作人,選錄的歌曲作曲家有台灣人、日本人、香港人,編曲的趙增熹、杜自持都有菲律賓血統。(張學友後來在台灣製作的專輯參與製作者,更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印尼的樂手)
台灣是亞洲流行音樂王國這個事實,並不是指台灣有如一個陸權帝國,將其他國家視為自己的文化殖民地,而是有如一個海洋帝國,讓各國的音樂在此匯結交換。
國家意識崛起、打倒了亞洲音樂王國
台灣不再是亞洲流行音樂王國的原因很多,但恐怕和台灣自己開始發展成一個陸權國家、也就是台灣獨立派所謂的「正常國家化」,以及許多音樂創作者受到另一個更大型的陸權國家,也就是中國的吸引脫不了關係。
當國族主義開始興盛,不管是台灣本身的獨立國家化,或是參與中國的大國重新崛起,都很難再保持過去擔任「管道」的這種身分。原因很簡單,在國家主義者的腦中,音樂本身沒有主體性,只是塑造民族的一種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