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二日「依約」在限期兩周後,公布高端疫苗ERA會議紀錄,同時宣布高端四批次二十六萬多劑疫苗「量產」,儘管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供貨穩定」才會施打,但已有媒體率先披露月底可望量產百萬劑,屆時即可銜接公費接種。
同一時間,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表示,將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聲請停止執行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以保障國民健康,楊志良等人寄希望於「相信還有正直的法官」,司法能否及時在一個月之內(八月施打前),以司法程序有效阻攔一路大開的政治綠燈,或許楊志良還得寄希望於「正直的總統表姐夫」,以免聲請停止執行上訴到最高行而功敗垂成。
藥商的財務風險不能由政府打包票
楊志良臚列的五大理由過去討論已多,第一,全球沒有任何民主國家,非專業的政府領導人可介入疫苗審核及授權,蔡英文總統在高端二期報告未出爐前即宣示七月可開打, 就是「政治介入」;第二,EUA的前提是緊急狀況,目前已有國際認證的疫苗,並無緊急狀態;第三,高端二期都不完整,三期還在計畫中,並無EUA的條件;第四,高端聲稱品質優良與Novavax疫苗同等級,但兩者使用抗原蛋白質來源不同,技術也不同,事實上,高端並無Novavax的技術;第五,Novavax第三期實驗完成三萬受試者,至今仍未獲得美國FDA的EUA,食藥署却為高端量身訂做獨步全球備受爭議的EUA標準(免疫橋接),憑什麼?
憑什麼?就憑專家服從總統意志;根據食業署公布的去識別化EUA紀錄,與會專家發言盈庭,意見不可謂不多,包括:必須持續做安全性監測、高端所提數據對當前流行的Delta病毒保護力不足、免疫橋接不能代表保護力、必須提供T細胞數據以證明其保護力、品質控管必須加強,技術面的還有補齊文件…,即使意見這麼多,該次會議的議題二才是重點:「倘為有條件通過,是否訂定其附款內容?」其實高端之箭早已射出,二十頁會議紀錄就是為EUA畫的靶。
陳時中在記者會強調,「在科學性的前提下,簡化行政流程」,EUA才有意義,試問:不談三期,連二期都未完成,符合「科學性的前提」嗎?簡化的流程何止EUA獨步全球的標準?八月一日,食藥署長吳秀梅才說封緘查驗要三十天,隔日即宣布二十六萬多劑疫苗已經量產,如果這二十六萬多劑高端疫苗都符合封緘查驗的標準,那麼高端疫苗豈非在EUA通過前,早在七月初就進入量產?陳時中又說,為了加速疫苗生產,「其他各國也這樣」,有的廠商願意有的不願意,因為還是有風險,提前量產不表示EUA一定會過,EUA過了也不表示量產一定合乎標準,會一批一批驗,講了一輪順口溜,陳時中就是沒告訴國人,國際間哪支經認證疫苗是在EUA通過前就量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