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假霧、塞棉紗、監測點設在公園內...中國地方官員逃避空氣監測奇招盡出

2018-01-16 21:30

? 人氣

噴水、塞棉紗……中國地方官員逃避空氣監測有奇招。(BBC中文網)

噴水、塞棉紗……中國地方官員逃避空氣監測有奇招。(BBC中文網)

中國環保部通報兩宗地方官員被指用霧炮車干擾空氣質量監測器的案例,指出已經對相關官員作出懲處,並聲言要加大類似案件的檢查的力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環保部星期天(1月14日)發佈通報 ,透露部門在例行檢查期間發現,江西省新餘市和河南省信陽市分別有霧炮車在監測器採樣口附近工作,讓監測點無法取得凖確讀數。環保部指,當局已經按情節輕重發警告、行政記過、並辭退相關官員。

通報承認,案例顯示部份地方「尚未構建起預防和懲治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為」的機制,不能確保環境監測獨立運行「不受干擾」。

中國政府早前發表「大氣十條」,宣佈全國治污目標。當局早前將全國1,400多個空氣監測站收歸國家中央管理,防止地方政府干擾檢測數據。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過去四五年中,中國媒體和官方通報中已透露出,各地方官員曾以各種方法干擾監測器讀數、營造治污「達標」的效果。

霧炮車

除了江西和河南省的個案,當局去年5月也在北京發現類似的個案。

中國媒體報導,有霧炮車對著北京奧體中心附近一個監測點噴霧。市環保局回應指,不容忍「任何影響環境監測數據的行為」,聲言要「認真調查處理」。廠家把霧炮車吹噓成「治霾神器」,聲稱能透過高壓將水化成霧,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增加它的體積和重量,再降到地面。

但香港媒體引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指出,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無助根本上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

一名男子把煤放到用以取暖的煱爐裏
中國多個城市早前禁止市民燃煤取暖,以求改善空氣污染,卻未能及時完成天燃氣供暖系統,引來批評

塞棉紗

中國傳媒在2016年揭發西安有環保部門官員趁著當地一個監測站搬遷之際,給自己多配了一條監測站的鎖匙,還記下了監測站的監控電腦密碼。

犯案官員此後多次用棉紗堵塞採樣器,干擾監測站的數據採集功能。

一名在北京戴口罩的女子

北京上星期曾迎來藍天,但近日空氣質量再度轉差,當局發出橙色預警

中新社報導指,這樣做相等於為監測站「戴口罩」,影響採集數據的凖確性。時任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李森等七名被告人最後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到一年十個月不等。

把監察點設在公園

之前也有報導稱,一些在廣州、北京等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器給設在公園等地方,被媒體質疑故意避開馬路等被視為污染較嚴重的地方。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針對北京的事件回應說,採樣口選址要考慮城市的規模,還要考慮「經濟和技術條件的要求」。

中共《人民日報》也引述專家指,當局有規定採集口應避免車輛排放等污染源直接干擾監測點,因此把採集口應設在距離道路數十米外。

香港1995年推出空氣污染指數後也曾面對類似批評。因此,香港環保署在數年後把設在馬路旁監測站取得的數據,與一般監測站的數據分別統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