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蔣經國去世30年,爭議依舊

2018-01-17 11:00

? 人氣

蔣經國宣佈解嚴,是台灣歷史的轉折點。(BBC中文網)

蔣經國宣佈解嚴,是台灣歷史的轉折點。(BBC中文網)

台灣在野的國民黨舉行了多項活動紀念前總統蔣經國去世三十週年,但是卻被民進黨等所謂本土政黨譏諷和質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民黨的活動包括座談會、「謁陵」、路跑等活動,在各政黨緊鑼密鼓準備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時候,這種紀念活動被譏諷是打「幽靈牌」、甚至質疑在民進黨政府推動「轉型正義」的時候,紀念「白色恐怖主使者」是否明智。

兩極看法

對國民黨而言,以該黨現任主席吳敦義的說法,紀念蔣經國去世三十週年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在台灣所謂深藍一族心中,蔣經國執政年代的「美好時光」,絶非現在的情況可以相比擬。

蔣經國去世多年之後,人們對他的評價仍然極端的兩極化,前總統馬英九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都以蔣經國貼身秘書自居,甚至被統派看成是「台獨」的前總統李登輝提到蔣經國也不會口出惡言、甚至曾經指出沒有蔣經國,就沒有後來的台灣。

但是對曾經在戒嚴時期受到打壓的民進黨大老而言,蔣經國就是「暴政的代表」,曾經因為1979年「美麗島事件」而被軍法審判處刑、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的姚嘉文就曾經在演講時說蔣經國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死得早」。

父子相比

一般人會把台灣的解除戒嚴、十大建設、啟用台籍青年任官的「吹台青」歸功於蔣經國的領導,而蔣經國的總統任內也經歷了全球石油危機、台幣對美元匯率被迫上漲、美國與台灣斷交等幾次「生死存亡」的關頭,不過這也顯示了蔣經國與其父蔣介石的不同,所以蔣介石和蔣經國這對父子在台灣留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印象。

蔣介石到了台灣之後,早期是擔心安全,很少出現在人們眼前,後來年事已高而且健康也日益惡化,更是深居簡出。此外,被認為是其「歷史功績」的北伐、東征、抗日都是在中國大陸,在台灣的痕跡則是反對派口中的他一心地「反攻大陸」、「疏於建設台灣」以及「威權統治」。

而按照現在的話語來說,相較於蔣介石,蔣經國的「能見度」高了很多,從早期在台灣深山監督中部橫貫公路的施工、經常性的微服私訪、擔任行政院長時在立法院接受包括當時黨外立法委員質詢、結交民間友人等都能通過報紙、電視傳達到尋常百姓家中,這為蔣經國塑造了一個不同於蔣介石的「偉人」形象。

懷念的理由

蔣經國能夠成為深藍一派心中最為懷念的政治人物之一,不但是因為他是蔣介石的長子,也有其他的因素,例如他在1955年親自到浙江外海的大陳島接運20000多名島上居民到台灣定居,這讓後來被稱為「大陳義胞」們感念至今,而且他還是第一任負責照顧退役官兵、也就是「榮民」制度的「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