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勞基修法 年底大選小英嘗苦果

2018-01-17 18:00

? 人氣

從扁政府延續至今的社會不滿

台灣民主運動中,政治與社會的矛盾從一九八○年代黨外時期持續至今,民進黨與社會運動團體、公民團體的緊張關係也一直存在。這個舊矛盾當然與台灣國家地位的特殊性有關。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衝突或可簡化為政治資源爭奪戰。當「大綠」成為台灣主流社會的政治代表,「小綠」就得像二、三十年前的黨外、草創的民進黨,更努力抓住那些弱勢、邊緣的非主流選民。

時代力量興起於二○一四年三一八運動之後。這股運動代表的不只是反服貿、反過度傾中,而是從陳水扁政府執政向右傾斜之後,社會弱勢與左翼的不滿延續至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扁政府時代的樂生運動、馬政府時期抗議陳雲林訪中的野草莓運動,以及各地反迫遷運動。

這股延續十多年的社會不滿與台灣青年貧窮化關係密切。馬英九執政時,不滿的青貧族用選票教訓國民黨,一六年大選時,近一三○萬首投族成為小英勝選的要素之一;而在立委選舉中,有相當比例投向時代力量等新興社會民主政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族認同不再是民進黨的專利武器

傳統上,國族認同是民進黨一項動員利器,這項法寶是否還有效?出生、成長於解嚴後的新世代被稱為「天然獨」世代,他們多數認為台灣就是個主權國家;相對的,他們也不認為「台灣」這個符碼是民進黨專利──時代力量也是獨派,其他新興、走社會民主路線的小黨也多堅持台灣主權,「天然獨」不必然就是民進黨的基本盤。民進黨想藉此獲利還需要北京的配合──若選舉時,北京反獨壓力加大,就會刺激選票往民進黨集中。

民進黨內部也存在著左右、階級與世代的分化。除了像林淑芬、劉建國、鍾孔炤等立委拒絕為《勞基法》投下贊成票,民進黨內許多年輕世代也經歷了學運與社運洗禮。也許綠營的年輕政治參與者中,有相當比例也會逐漸接受「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但還有許多人會成為林淑芬、鍾孔炤。而如今的政治領域中,若民進黨容不下他們,他們還有其他容身之處。

價值、階級、世代的裂解,也將反應在今年底選票上。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