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COP21提出國家自主減排貢獻(INDC),政府也訂出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具體時程。然而在今(17)日的富邦全球化講堂暨台灣風險社會論壇上,環團仍指政府減碳多頭馬車、無人認責,低碳交通政策最後竟是觀光局負責。學者也直言,台灣的電價至今沒有反映實際成本,讓民眾養成浪費能源習慣、也造成空汙,政府應適時在國際油價低檔時調整電價。
廖俊智:二氧化碳排放集中在發電廠,比車輛好管理
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為減空汙,喊出2040年停售燃油車目標。中研院長廖俊智分析,雖然電動車需要用電、還是會使用化石燃料,但將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集中在發電廠,仍比滿街跑的車輛更好管理。但他也坦言,電動化講來簡單,眼前還是需要思考多的電該從哪來、相關基礎建設何時到位、再生能源的長期儲能技術是否能發展等問題。
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秘書長楊順美則指出,減碳政策項目多,看起來都有單位負責,但實際執行時卻多頭馬車,且「當一件事很多部會管、就等於沒人管。」她以自己在能源轉型白皮書工作小組的經驗為例,她提出營造電動車友善環境建議,最後每項都有責任歸屬機關、卻沒有人出來主導。更甚者,有人提出應推廣自行車、以做為低碳交通的措施,最後相關業務竟被推給觀光局負責,「我們要的不是旅遊政策、是交通工具!」
楊順美:民眾有減碳意願,平均願出3萬1更換節能家電
楊順美直言,民間民調顯示民眾已有減碳意願,平均願意出3萬1更換節能家電,若政府有補助更有5成願意更換,但政府相較之下卻沒有大力、有效推動。此外,民調也發現目前民眾仍習慣使用自家機、汽車做為主要交通工具,政府如能將大眾運輸規劃得當,用的人自然多。
劉書彬:台灣能源價格過低,缺乏節能誘因
除了交通外,電力使用也是耗能重點項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書彬指出,台灣能源價格過低,導致一般人缺乏節能誘因。她舉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報告說明,台灣若將未有稅捐矯正的化石燃料外部成本視為一種補貼,則納入空污、氣候變遷及塞車等外部成本時,2015年全台對化石燃料的補貼高達316億美元、約1.1兆新台幣。
劉書彬指出,當所有環境成本被略過不計、產業、民生享有低電價,不僅業者錯失低碳產業轉型機會,民眾也養成浪費能源的習慣,最終造成空氣、環境都被污染。她也建議,2013年油電雙漲時國際原油價格每桶108美元,如今價格只有一半,政府應考慮在油價低檔時、搭配電價公式漲幅限制適度調整電價,讓電價反映更多環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