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戴,每次的失誤,都是你勇於嘗試的印記!
華麗打法是什麼?是炫麗的技巧嗎?再厲害、炫麗的技巧,若是陷入可預測的模式,就不華麗了。華麗的打法,以我的定義就是難以預測的,常有出乎意料,令人目瞪口呆,卻又驚呼不已的打法。
奧運羽球金牌賽
跟很多人一樣,我也守在電視前看戴資穎和陳雨菲爭奪奧運羽球金牌。陳雨菲透過拉吊打法,沉穩的接球,不太發動攻擊,耐心沉著等待對手出現失誤;戴資穎在對應長短調動之餘,積極的在網前放小球及把握機會扣殺,無奈失誤較多,最後敗給陳雨菲,拿到銀牌,過程中看到雙方的拚搏和不放棄。是場非常精彩的比賽。
誰的主場
比賽結束,國際媒體一致性的大幅報導戴資穎的精彩表現及鬥志。對陳雨菲的評論就相對平淡許多。
不管是金牌還是銀牌,我就是愛戴資穎華麗的打法,積極進攻,變幻莫測的球路,轉身回擊,令人迷惑的假動作。雖然陳雨菲贏得了金牌,但是被動式的打法,少了觀賞性,難以激不起觀眾的情緒及熱血。
這場球賽有點像戴資穎的個人秀,因為他的進攻成功而得分,因為進攻的失誤而讓對方得分。積極的進攻,同時就必須承擔失誤的風險,觀眾會為積極冒險而血脈賁張,瞪大眼睛摒住呼吸,若是不慎出界或是沒過網,一部份的觀眾怨嘆惋惜,另一部份的觀眾則大大鬆了口氣。
拿著魔杖的球員
戴資穎以變化莫測的擊球手法及假動作,贏得國際媒體的讚譽,稱她為球場上的魔術師。是羽球場上最富創造力的藝術家,充滿活力、勇氣和多變性。《南德意志報》很傳神的形容「她的攻擊十分迅速,以致於觀眾只來得及看到結果,她從各種角度以及高度施展攻勢,彷彿手中握的不是球拍,而是一根魔杖朝網的另一端發射閃電。」
電競界的華麗逆轉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的紀錄片《我在快打求旋風》,描寫電競選手的心路歷程。以日本傳奇格鬥選手梅原大吾和百地祐輔為主。
梅原大吾自1997年出道以來,獲獎無數,因戰法狂放不羈,外號「野獸」。但性格冷靜,打比賽面無表情,沒有固定的路數,持續有創新的打法,經常出人意表。最有名的一戰,就是2004年EVO大賽上打出電競史上最驚人的「背水的逆轉劇」,也就是有名的EVO Moment #37。
在〈快打旋風III 3rd〉準決賽中,梅原與美國最強選手賈斯丁(Justin Wong)交手,梅原的角色「肯」在僅剩一滴血的情況下,所有人看來失敗無可避免,梅原決定放手一搏。此時對手角色「春麗」發動絕招連續踢擊,「肯」居然成功檔下15次連續攻擊,再趁勢躍起瞬間KO對手。出乎意料的逆轉,引起全場的震驚及歡呼,這個Moment成為電競史上最知名的片段。
百地佑輔則是一個苦練型的選手,攻擊策略比較固定、保守,每天長時間的自我要求及訓練,造就非常快的手速及技法,在2015年拿到世界第一。即使曾經打敗過梅原大吾,但是在電競界的地位,卻是遠遠不及,他自己也表示梅原對他來說永遠是座高山,難以跨越。從廠商的代言也可以看出,梅原的比賽永遠受到矚目,觀賞性非常的高,他的策略不斷的進化改變,無法歸類,也無法複製。
他的名言是如果改變造成失敗或後退,只要再試著改變一次就好。
這或許就是我們喜歡華麗打法選手的原因,因為他們展現了:
勇於嘗試,承擔風險的勇氣
不按排理出牌,出人意表的創意
獨特無法模仿的風格
永不放棄的精神
就是這樣的特質,每每在比賽中創造出各種令人驚呼的時刻,讓我們這些觀眾,摒息以待、熱血沸騰,成功了振臂歡呼,失敗了怨嘆惋惜。
我們可能不會記得每一屆的冠軍是誰,但我們會記得那個激動人心的一刻。
我們可能不會記得每一屆的冠軍是誰,但我們會記得選手感動我們的精神。
*作者東歐一姐長年來往東歐及台灣,從事東歐市場經營開發,也曾在荷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