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政府發現金,韓國瑜臉書誤用香港市集照片,被綠營嘲諷「莫忘世上港人多」,但從「出包行銷法」的角度,這反而讓更多人注意到,香港、日本、韓國、美國紓困都是發現金,只有蘇貞昌堅持發N倍券。
蘇貞昌說,「去年三倍券大成功,創造一千多億元經濟效益,發三倍券才會循環使用,發現金會存起來」,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只有台灣人會把領到的現金存起來,大家都笨蛋,蘇貞昌最聰明?
簡單拆穿蘇貞昌的謊言。去年疫情在6月解封,7月暑假,蘇貞昌挑7月15日啟用三倍券,只是選擇一個「本來就會有報復性消費」的時間點。蘇貞昌把時間上的先後,簡化成因果關係,照此邏輯,7月15日生日的人,是不是可以說「因為我生日才有下半年的消費熱潮」?
第二個謊言,是把電子支付的消費,直接當作三倍券的功勞。經濟部說,將三倍券綁定電子支付的民眾,「平均每人消費5785元」,這5785元乘上2300萬人,就是三倍券給台灣帶來的效益。
這個謊言真的很低能,有在使用信用卡的人,6個月刷5785元,很奇怪嗎?嚴謹一點,至少要把這5785元,跟去年同時期比較,才能知道三倍券「創造」了多少消費,很顯然蘇貞昌不來這一套。
第三個謊言,是蘇貞昌說「發現金會存起來」。將心比心,窮人生吃都不夠了,那還有餘裕「曝乾」,把政府發的現金存下來;而對中產以上的人,難道6個月找不到本來就會花的3000元,來把三倍券使用掉?
簡單來說,三倍券唯一的作用,就是對「很有錢卻花很少」的人,強迫他們消費。但這樣的人真的是鳳毛鱗角,有需要為了這麼少數的人,大費周章造成民眾的不便?
至於「三倍券才能循環使用」,到底有誰覺得,現金不能循環使用?
事情很清楚,去年的三倍券,蘇貞昌只是選擇一個本就會有消費熱潮的時間點,然後再一些莫名的堅持,這樣他才可以說「要不是我,衝~衝~衝~商家的營收會增加嗎」,當作參選2024的政績。
這樣的私心,連民進黨的陳亭妃都看不下去,公開喊話,說還要民眾掏一千出來換振興券,「真的不宜」。如果不是民意真的強烈反對,陳亭妃敢出來打臉蘇貞昌?
相較於蘇貞昌「民眾拿到三倍券,替代消費率是零」的假設,馬政府時期的經建會《消費券影響評估》報告,是很誠實的用問券調查的方式,去評估民眾的「消費替代率」(可能是從67.41%到76.06%),再去計算消費券所創造的效益。
因為這樣的嚴謹,有人說2009年的消費券貢獻不如預期,但至少馬政府沒有欺騙民眾,沒有用粗糙的研究方法灌水,來說自己好棒棒。
現在蘇貞昌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硬要拖全民下水,置弱勢族群於不顧,說的謊話自己人也不信,這樣的人只能送給他三個字,因為太不雅我就不說了。
*作者為政治幕僚,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