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忠觀點:消費券12週年,回頭看三倍券亂象

2021-01-20 06:30

? 人氣

市場店家擺出歡迎使用振興三倍券旗幟。(資料照,顏麟宇攝)

市場店家擺出歡迎使用振興三倍券旗幟。(資料照,顏麟宇攝)

2009年的1月18日,馬英九政府發放了消費券,現在已經過了十二年。回頭看看這個當年對許多民眾是「及時雨」的政策,再對照蔡英文政府的「三倍券」政策,讓人感慨良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馬蔡這兩個政策,在一開始評價就大不相同,相較於馬政府當年的效率與金額,蔡政府推出的三倍券就倍受非難。甚至親綠的媒體人都用「錢少,事多,離太遠」,委婉批評蔡英文總統與閣揆蘇貞昌:「如要把它當拚經濟也領先的「領頭羊」,蔡蘇政府還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

回想當年馬政府發放消費券,全國1萬4千多個投開票所同步發放,每位民眾新臺幣3600元的消費券,當天即達成 91.3%的發放率。8天後就是長達10天的年假。許多民眾領了消費券,就直奔大賣場與商店採購新春用品,有效刺激消費,紓解金融海嘯產生的緊縮效應,為久旱的商家帶來及時雨,大受民眾歡迎,至今仍津津樂道。消費券發放的第一天,警方甚至在現場逮捕了71個也來領券的通緝犯,可見消費券的魅力。

再來是決策時間。消費券從政策擬定到發放,馬政府只花了1個半月的時間;總發放率達99.4%,發放金額為832.63億元,已領取的消費券僅4.1億元未使用。與蔡政府因新冠疫情衝擊為振興經濟而推出的三倍券相較,三倍券從去年2月開始討論,到7月中旬才發放,時間達5個月之久。

蘇貞昌院長宣稱數位綁定的方式最便民,但實際上反造成發放方式複雜化,,民眾的反應最真實,多選擇紙本消費券,媒體更指蘇院長設計出了全世界最複雜的紓困振興方案。三倍券約有39萬人未領,已領取的更有數十億元未使用,總發放率為 98.35%,也不如消費券。

當年馬政府發放消費券時,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批評不如發現金,此次紓困,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澳洲、泰國、新加坡、香港、澳門、及以色列等國家或地區,都是直接發現金,而且金額都比臺灣多。蔡政府卻反而要民眾先掏1千元的現金給政府,才能換三倍券,無怪乎親綠媒體人也直言「錢太少」。

金額比不上消費券,民眾罵聲不小。事實上,連行政成本都輸慘慘。蘇貞昌院長說,三倍券加入數位綁定方式,行政成本只需消費券的一半,結果經濟部核算,消費券的總行政成本11億元,三倍券則達15.4億元,不僅沒有減半,反增加4.4億元。經濟部打臉蘇揆,這巴掌聲清脆響亮。

學者估算,消費券對臺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約在0.2%左右,三倍券則只有0.09%,不到消費券的二分之一。記得蘇貞昌當時說,三倍券「把錢變3倍大」、能「帶動30倍的效果」。現在看來,放大3倍的,只有吹牛而已。

三倍券推出時,蘇貞昌誇口「好領、好用、好刺激」,實際卻是「不好領、不好用、不刺激」;與其他國家相比,三倍券可說是「五最」:「發放最晚、金額最少、成本最高、限制最多、效果最小」。

從消費券與三倍券的比較,看得出來馬英九確實是蔡英文的「心魔」,已經有個現成的範例,她不願意做,搞出一套更複雜,民眾受惠更少,政府成本更高的方案,天下間有這樣愚蠢無能的政權嗎?

儘管最近外資熱錢湧入股市,但國際上都評估這恐是泡沫前夕的假象,實際經濟體質仍是孱弱,倘若還面臨要二次振興經濟時,蔡政府應以三倍券之例為鑒,切莫再重蹈覆轍。

*作者為民間經濟學者,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