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鎮壓科技業效應》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騰訊微信遭遇罕見「公益訴訟」

2021-08-14 16:30

? 人氣

2021年,中國政府嚴格監管網路業、科技業、教育業。騰訊(AP)

2021年,中國政府嚴格監管網路業、科技業、教育業。騰訊(AP)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在8月6日發佈公告稱,發現騰訊旗下的社交媒體軟體微信的「青少年模式」,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要求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公告發出日30天內反饋有關情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個公告並不意味著上述檢察院已對騰訊正式提起訴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雖然檢察院可以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但前提是沒有其他機構和組織提起訴訟。

因此,可以理解為,北京海淀區檢察院發佈公告,督促社會上其他機構和組織對騰訊提起民事訴訟,並設置了30天實現。那麼30天過後,如果沒有其他主體提起訴訟,檢察院才能依法正式對騰訊提起公益訴訟。

騰訊對此回應稱,將認真自檢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功能,虛心接受用戶建議以及誠懇應對民事公益訴訟。

騰訊深圳總部大樓。
Getty Images
騰訊深圳總部大樓。

什麼是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本身不稀奇,全世界範圍都有。」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雨介紹,有些事件涉及公共利益,牽扯面很大,有時候不好說某一個人或某個組織受到多少損失,這時法律允許一些機構或組織代表廣大受害者或者消費者提起訴訟,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非政府組織(NGO)。

王江雨舉例,一般而言兩類案件比較多,比如環境污染,如果海上石油洩漏,沿海居民利益受損,很難說某一個人出來進行訴訟,於是公益訴訟可以發揮作用;比如大規模侵害消費者權益,像三鹿奶粉的食品安全事件,大量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比較適用公益訴訟。

根據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2019年通報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可見,也主要涉及上述兩類案件。比如,雲南省安寧市溫泉地下水資源保護公益訴訟系列案;海口琳雄物資工貿有限公司龍橋分公司等生產銷售不合格包裝飲用水民事公益訴訟案等。

smart phone with the icons for the social networking apps WeChat and others
Getty Images

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很少見?

在中國,公益訴訟起步較晚,而允許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更晚。2014年,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才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不過在此之後,檢查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迅速提速。2015年就推出試點改革方案,重點針對污染環境、食品藥品安全領域。2020年「兩會」時,這一範圍已擴大至:安全生產、公共衛生、生物安全、婦女兒童及殘疾人權益保護、網絡侵害、扶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

這一制度建立的背後邏輯是,中國在一些領域社會組織「小、少、弱」,在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合適的起訴主體,或者相關主體不起訴,從而放縱侵害行為的發生。

「就騰訊這個事情具體而言,檢察院主動去徵集民事公益訴訟,這個事情比較少見。」王江雨表示,因為一般來說,國家機關主動去做什麼事情,一般是會引起很大的反響,比如化工廠洩漏,一般會在有關當事人和受害者的壓力下,採取行動。因此感覺比較突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