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留下風險不大,可考慮發起「人道干預行動」
再者,最近幾年駐阿富汗美軍不但員額大減,只有小布希(George W. Bush)或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零頭(拜登宣布撤軍時不到一個旅),而且已經很少直接參與戰鬥任務,傷亡數字也因此大幅下降。換言之,美軍如果繼續駐紮阿富汗,將可在低風險、低傷亡、低成本的前提下遏制神學士,為阿富汗民主體制提供屏障,為杜哈和談創造有利條件。屆時美軍的任務仍將侷限於訓練、情報分享、空中密接支援,但有希望讓戰局形成僵局,在血腥暴力的深淵前方踩住煞車;對於諸多阿富汗人民而言,這恐怕是短期內最好的結果。
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政治學教授卡本特(Charli Carpenter)也主張,拜登政府不能坐視阿富汗爆發人道災難,應該立即發起「人道干預行動」(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仿效1995年北約轟炸波士尼亞塞族(Bosnian Serbs)軍事目標的「審慎武力行動」(Operation Deliberate Force),進行得到聯合國授權的空襲行動,但目標不是協助阿富汗政府對抗神學士,而是保護阿富汗平民不受神學士傷害。一旦遏阻神學士對城市的攻勢,聯合國必須儘快組成以區域外穆斯林國家──例如印尼、孟加拉、埃及──為主的維和部隊進駐,促成神學士與阿富汗政府達成政治解決方案。
這些盤算雖然陳義甚高,但恐怕緩不濟急,而且顯然無法打動拜登。拜登當年擔任歐巴馬副手的時候,就強烈主張降低美國對阿富汗的介入,入主白宮之後更以終結美國「無止境的戰爭」(forever war)為己任(與川普有志一同),將軍事與外交資源轉向亞洲抗衡中國,將「國家建構」的心力轉向美國國內,並且難得地獲取跨黨派民意支持。
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讓美國遍體鱗傷,還殃及許多國家,退燒之後,美國民心厭戰,體認到「推翻邪惡政權」遠比「建立健全政府」簡單,而美國往往只能做到前者,阿富汗正是一場慘痛教訓,如今只宜想認賠殺出,做個了結。
拜登政府心意已決,也許賈尼政權會出現奇蹟,也許美國的銀彈支援會發生作用,也許神學士已經洗心革面,也許人道災難不會那麼嚴重,也許宗教恐怖主義氣數已盡,也許其他國家會填補權力真空,但最重要的是:這些主要都是「阿富汗問題」而不是「美國問題」,賈尼總統與其政府若不能自求多福,就只能自生自滅。
12日,拜登下令對阿富汗增兵3000人,但任務不是抵擋神學士進軍喀布爾,而是撤離美國大使館人員、撤離那些曾與美方合作的阿富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