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大陸的「後疫苗時期」部署

2021-08-15 05:30

? 人氣

幾乎和台灣同時間爆發疫情的廣州可望六月下旬清零,台灣則仍需三級警戒到月底。(新華社)

幾乎和台灣同時間爆發疫情的廣州可望六月下旬清零,台灣則仍需三級警戒到月底。(新華社)

新一波變種病毒攻勢下,臺灣防疫神話不復存在。相較去年世界各國陷入封鎖與居家辦公,今年的五月臺灣陷入同樣的境地,在接種率極低的情況下,本土案例激增導致政府宣佈全台三級警戒,致使民生一片凋零。在苦撐待變的階段,疫苗紛紛運抵臺灣,在全民施打率稍微上升,加上民眾自制的情況下,本島在七月底降至二級管制,現在也逐漸「微解封」,但活動限制依然很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觀對岸,從本土疫苗研發、民眾接種、與暑假的觀光人流,伴隨著中國大陸生活正常化情勢下,難道有關零確診的新聞報導都不實?筆者於六月初抵福建省廈門市,飛機落地後在機場所走的通道,便與一般乘客有所不同。前後包括在機場、防疫旅館的21天隔離期間,共核酸檢測達六次一切防範措施皆小心謹慎,隔離房客的垃圾都有特殊標示的「感染性廢物」專用袋是與醫療廢物一同銷毀。從此嚴謹態勢,便可窺知其成功模式乃非偶然性。

臺灣民眾出入公共場所的軌跡追蹤,是通過實名制來做記錄。中國大陸全國各省雖不完全是統一的程式系統,但是去到不同都市統一都要掃「健康碼」,來確認個人健康狀態。如今內地民間施打疫苗率提高,無論是雙劑的「滅活」或者是單劑的腺病毒載體康希諾疫苗,接種過後均可申請「已接種疫苗」的QR code,去到任一城市,在出示「健康碼」和接種疫苗訊息後才可入住旅館。

中國大陸的高鐵四通八達,在熱門城市間旅行,乘坐高鐵與從上海搭機至北京的票價,是相差無幾的。高鐵旅行如此便捷情況下,群聚所感染的風險理應更高,但為什麼確證個案只零星出現在部分地區呢?一方面政府政策的全面撲殺和貫徹零確證的意念,受到民眾高度配合。另一方面,搭乘任一交通工具,體溫測量和確認乘客的旅行史,是否曾到過疫情發生地,來進一步控管和限制,有效防範病毒擴散。在景區更採預約制,如北京故宮的門票預訂需半個月前申請,才可順利入園。

縱觀所述,疫情降溫因疫苗接種提高,使生活趨近正常化。「後疫苗」時期,是許多國家正在經歷的轉型,國家間疫苗接種的速度不同,導致病毒變種防不勝防。現世代人類當思考的課題,是如何與之共存的病毒流感化歷程。事實證明,疫苗非萬能的解方能夠一勞永逸,其後續配套措施和政策擬定為必要手段。減少境外移入案例,通過電子化的記錄管理,瞭解各國民個人健康狀態,可以有效阻隔本土案例出現。但首要任務,是在解封後的食、衣、住、行控管,需頒佈實行有關對策減少大量人流彙集,也值得參考借鑒。

有感於因意識形態的不同,兩岸近年來無所交流,在中美政治角力的比試下,美國對華政策無法維持早年的「戰略模糊」,正所謂弱國無外交,臺灣選邊站的脆弱做法,使得模糊空間不復存在。為摒棄敏感的政治議題,先行經貿文化交流的理性交往,在網軍操縱下被視為「非理性」。套用兵聖孫子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臺灣是否已整裝待發?

*作者為銘傳大學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大九學堂第一期學員,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