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白崇禧──卸下兵權猶能相忘於江湖的真漢子

2021-08-22 05:40

? 人氣

國共內戰期間,國軍在四平大敗林彪共軍後,蔣介石國防部長白崇禧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右)陪同下,在瀋陽視察國軍。

國共內戰期間,國軍在四平大敗林彪共軍後,蔣介石國防部長白崇禧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右)陪同下,在瀋陽視察國軍。

近日拜讀了白先勇先生及廖彥博先生的大作《白崇禧與蔣介石》共3冊,書中從白崇禧將軍的角度,一窺百年前白蔣兩位民國風雲人物從相知相惜到互視仇寇,長達半世紀的恩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能透過本書揭開這段我們不甚熟悉,但不能抹去的塵封歷史實屬難得,包括筆者在內,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熬過抗日8年艱苦歲月的國民黨居然在短短4年內丟掉整個中國?本書也許給出了部分答案。

《蔣介石日記》成研究近代史不能忽略的文件

蔣介石角度的各種論述自不用說,因為蔣介石曾為數任總統,不論正式紀錄或稗官野史,多是從其角度對人事物陟罰臧否而鮮少由當事人發聲,他遺留下來的各種記述如汗牛充棟,保存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更成為研究近代史不能忽略的文件。

姑且不論內容是否客觀正確,但至少是文字紀錄而對後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是留給人們最大的疑問就是此評論是否公正,還是個人的主觀好惡?我們當然可以從相關史料綜合判斷。

但畢竟有缺憾的是很多當事人早已往生,遺留下的書面資料多半如鳳毛麟角非常零碎,無法替自己辯駁下容易使後人看到的只有來自蔣方的單面論述,「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很難產生小時候在蔣公紀念歌中提到「人類救星,世界偉人」的共鳴,因為所有人都只不過是凡人。

蔣介石能快速北伐統一中國,其實有「天時地利人和」。(圖/維基百科)
舊時由國民黨掌控的史料,很難對蔣介石做出公正的描述。(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筆者認為這套著作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提供了來自對手端的看法,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白崇禧將軍的內心世界,從其視角看待這兩位老對手間的關係,而不是眾人已經習慣的蔣介石視角。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白先勇不單是耳熟能詳的文壇巨擘,而且更是白崇禧愛子,所以書中呈現了許多白將軍的私人文件及珍貴照片。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字能力及清晰的思路,能夠詳細說明相關的人物關係和事件始末。

有如第三人撰寫的白崇禧回憶錄

個人讀此書時較不從閱讀一本歷史書籍的角度,而是用閱讀第三人撰寫的白崇禧回憶錄,思考將軍當時的心情。雖然這本書的作者不是白崇禧本人,但白先勇和廖彥博兩位在撰寫本書前,已經盡量揣摩當事人的心路歷程,並蒐集引述的相關資料。

回想1990年剛考完聯考,身為理工男的筆者開始對中國近代史產生好奇。當時兩岸交流方興未艾,許多對岸書籍轉換在成簡體字後直接進入台灣市場。雖然字型變成繁體,但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對岸觀點,對於從國小開始就念慣國立編譯館編歷史課本的自己而言,很多「大逆不道」的內容都讓我感到「 驚駭莫名」。

明顯的範例就在於彼岸堅稱國民政府在1949年潰退到台灣,但長期來我們都自稱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38年轉進至台灣,字裡行間的一進一退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