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們當初做臉書IPO時收到多少錢嗎?」落腮鬍修得極其整齊的道格一邊用刀子切著美國尺寸的鬆餅,一邊問著我。
道格是我在風險資本界為數不多很「閒聊」得來的朋友。很多風險資本家一輩子都待在矽谷,開口閉口都是新創和顛覆,講到傳統金融或政治都語帶不屑,似乎在矽谷的小小世界中只要管著螢幕上不斷閃動的程式碼,世界觀就都完整了。道格的背景則略有不同,他曾在知名投資銀行擔任分析師多年,負責蘋果、谷歌和臉書等大型科技股,不久前才和同事一起離開創立了自己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
來自費城的道格有著一雙藍色但溫暖的眼睛,東岸的溫文口音,深厚的人文素養以及對於政治經濟歷史的全面性愛好。我們雖然一年難得見上一兩次面,但一碰面總是天南地北沒完沒了。這次我路過紐約,我們兩個特地清開行事曆,約在西三十一街的傅里曼餐廳用早餐。
「我記得臉書上市有超過三十家投資銀行共同承銷(underwriter),但費用奇低無比,好像是……不到2%?」
「正確來說是1.1%,整個承銷費用總額是一億七千多萬美元,我們分到五十萬美元左右。」
「只有區區五十萬?你沒講錯吧?」
「沒唬你,真的是五十萬。」道格露出好整以暇的微笑,用叉子插了一塊淋滿了楓糖漿的鬆餅送入口中:「除了領頭的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高盛以外,大部分參與臉書IPO的投資銀行都不是為了錢才接這個案子的,畢竟1.1%費用實在比傳統的7%低太多了——大家都是為了名氣。」
「可是如果有三十幾家的話,這個名氣不會被稀釋太多、變得不值錢嗎?」
「那你就錯了,就是因為有三十幾家,所以如果沒在清單上就得跟其他客戶解釋自己為啥沒在上面,更糟!」
「原來如此。但反過來說馬克‧祖克柏接受這麼多家投資銀行共同承銷,對他有什麼好處嗎?」
「很簡單啊,他立刻就可以得到三十幾家銀行分析師在IPO後追蹤分析並估值臉書股票,提高市場能見度和股票流動性。」道格邊說邊用拇指比了比自己,暗示當年在他所任職的知名投資銀行裡,臉書分析和估值就是他做的。
「了解了。但現在看起來,臉書那超低手續費的IPO只是科技界對華爾街開的第一槍,SPOTIFY馬上也要上市了,但它們要採取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這下子連分析、估值、路演和詢價(book building)都省了,費用只怕會更低吧?此風若成,專做IPO的投資銀行不就沒飯吃了嗎?」
「是啊,所以前幾天我跟老同事吃飯時,他們都說我離開投資銀行轉戰風險資本的時間是正確的,現在他們的IPO案件流一直往下掉,大家都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