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長許銘春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今年因疫情延後開議的基本工資審議,除了一定會開外,更表示去年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經濟成長率3.2%下,只微調基本工資已經是勞方共體時艱,而今年推估經濟成長率是5.88%。
這是否代表政府對基本工資立場,從觀風向而論可以看出,當然也一定會引發資方不滿,會再用疫情當藉口去在會中反對。那不如這麼看,就以主計總處前些天公開,以年齡層去調查統計的年平均薪資,換算下來月薪早就超過基本工資,那資方今日反對豈不自我打臉。
其次若從另一份上班族月收入去分析,卻和用年齡層薪資分析有出入,那就是月入不到3萬元和領基本工資者仍有大多數,若觀察目前職場生態,可能出現在初就業和中高齡再就業,普遍陷在低薪化,相對而論他們對生日常生活開支上便感受到較大壓力,也無力去儲蓄和投資理財,更對政府所稱幾乎達到6%經濟成長率無感。
而在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下,全國勞工打拚下也達到經濟正成長,今年在許多財經研究機構中,也推估比去年好,就在這個當下,於數周前竟有媒體刊登一篇謬論或是刻意放話,那就是基本工資可能依產業不同,而有不同比例調整。
這話很明顯就是傳產或餐旅業,只能有較低的基本工資調整,而暢旺的科技、航運、鋼鐵,則可享有較高調整。如此一國兩制去調整基本工資,那根本就是把基本工資是要照顧勞工基本生活目標扭曲,又把產業內本當自訂的調整幅度,拿來當成基本工資調整標準,完全喪失了基本工資審議的意義,若此說有理,就是勞動部帶頭肯定不合理的低薪有理。
其實在討論基本工資審議同時,勞動部在暫緩勞保年金改革的當下,為了未來廣大勞工晚年生活,真該把目前的勞退新制公、自提放寬,目前公提採強制,自提採自願,一律6%計算,若能調高8%或更多,長期精算和基金投資收益遠比定儲高下,以及勞工自有儲蓄和投資下,才可避免可見未來大量下流老人產生,又造成許多人生悲歌。那在勞工都在2年疫情衝擊下,打拚出一年高過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基本工資怎可還停留在資方說了算的吃人夠夠。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