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要小孩還是不要小孩?科學家告訴你「哪種人生更幸福」

2021-09-03 12:4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曾幾何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被認為是社會常理。人類社會曾長期把適齡結婚、生育、撫養子女看作為人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遵循這種傳統觀念的人們,特別是女性,人生某一時段大量時間需要「奉獻」給家庭和孩子。在很多傳統觀念較強的社會,女性選擇不生孩子甚至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嘲諷和壓力。

然而近年來,特別是在已經進入後工業時代的歐美等社會相對更加富足,生存壓力相對較小的社會,人們必須結婚養孩子的傳統觀念正在被打破,有越來越多的伴侶或個人選擇聚焦個人生活而終生不要小孩。

有關上述話題的社會道德和文化理念爭議暫且擱置不提,僅從純科學角度來看,人生一場為人父母還是不要小孩更來得幸福呢?

英國神經學家從人們有了小孩子之後大腦內部所發生的變化方面分析,希望能能為這道難題找到一個科學答案。

要孩子還是不要孩子?

孩子產婦在嬰兒分娩以及接下來的護理過程體內會產生大量的催產素,有助於建立對孩子的愛心

研究顯示,從嬰兒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尤其是母親的身體內便經歷劇烈的情感變化。產婦在嬰兒分娩以及接下來的護理過程體內產生大量的催產素(oxytocin)。

催產素也被稱為「愛的荷爾蒙」,是一種讓人感到愉快的激素。這種激素在人們相互擁抱、親吻時也會產生。催產素有利於母嬰感情維繫,同時,也給父母帶來更大的愉悅和滿足感。

從科學角度講,很難再找到能夠超越母嬰之間感情紐帶的深度情感聯繫了。因此,有孩子的父母相比沒有小孩的人所經歷的情感體驗無疑要強烈得多。

而且,不僅對母親而言,這種激素影響對父親或其他類型的父母也適用。當然,這其中親生母親與嬰兒的紐帶「最直接」,因為畢竟是母親的身體直接孕育了嬰兒。

father and son

父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感情也越深厚

同時,每個人的大腦在見到嬰兒時都會天然產生積極反應。包括嬰兒的氣味、面部特徵、他們的脆弱等等都能引起人們強烈的保護欲。

然而,科學也顯示,這種最初強烈的紐帶和極度幸福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衰退。這並不是因為父母不再愛孩子或後悔生孩子了,而是因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變得越來越讓人費心,父母需要擔負的責任越來越多。

此外,孩子嬰幼時父母需要經歷的無數不眠之夜、不斷換尿片、以及養兒育女的巨額費用和家裏每天亂七八糟的狀況都會讓人逐漸失去了原本自己的生活與空間。所有這一切都會讓人焦慮增加,使得最初的幸福感開始消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