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翻轉「唯有讀書高」的思惟,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要求,各大學在2022年的個人申請階段,學測成績最多只能占5成,學習歷程檔案比重最少占2成,另外可透過2階筆試或面試的成績選才。但多數校系仍設定最低成績錄取標準,通過後才能進入2階甄試。
「準備學習歷程檔案已經夠忙了,課業還是不能疏忽,因為申請大學時還是先篩選學測成績。」曉凡嘆了口氣說。她的目標是台大法律系,這幾年學測都必須達到4科滿分,才能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為了台大法律系的目標,曉凡要搞定最不擅長的數學,也得留意其他課堂要求,以便期末能上傳課程學習成果,像是歷史科的探究與實作必須要交出1份小論文,她得利用晚上時間和同學線上討論。
108課綱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素養,高度仰賴老師的教學量能,要以高中生能理解與實作的方式,帶領學生一步步觀察現象、界定問題、蒐集資料並詮釋分析。
沒了老師引導 考驗學生自發性
為了增加高中生思辨能力,每位高中生必修4學分的「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並納入學測範圍,而選擇商管、文史哲與社會科學等「1類組」班群的學生,則可選修「社會科學探究與實作」,這兩門課程都沒有教科書,完全由老師自行規畫、編寫教材。
「探究與實作」立意良善,但在來自南部非都會區高中的林哲宇眼裡,這堂課卻比一般學科還無聊,「歷史老師總共只播了2部電影,就發下學習單要同學寫心得;公民老師像是上政論節目般高談闊論,最後變成老師講自己的,我們做自己的事。」他說。
缺乏老師引導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或無聊,或混亂。曉凡回憶,上學期的地理科探究與實作課程中,老師要求全班同學分組,設計問卷;並根據結果撰寫小論文,但她直到翻了大學的統計教科書,才知道量化研究需要考量「信度」和「效度」。
直到學期末繳交作業死線前,曉凡始終搞不清楚這些專有名詞,只好直接以線上Google表單發放問卷,請同學互相協助填寫,她也曾一口氣幫不同同學填了10多份。匆促準備下,曉凡最後沒能交出滿意的作品,也沒能上傳成為學習歷程檔案。
多元選修課 浮現城鄉差距疑慮
在高中校園,像是這樣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的課程還有「多元選修」,包括第二外語、通識課程、實作體驗、職涯試探或大學預修課程,可由校內老師或外聘講師開課,每位學生至少修習6學分。這些非學科的多元選修課,經常成為學生銜接、認識大學校系的資源。
然而,108課綱初上路時,時任時代力量立委鄭秀玲就比較各校開出的多元選修課程數目,北一女中開出66門,而枋寮高中只能開出25門選修課,凸顯學校規模造成的資源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