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案情未明,可能有轉圜餘地,但更可能的發展,是中國進一步對滴滴祭出懲罰。例如,它可能必須將最有價值的資料所有權交給國有第三方;中國政府可能會讓國有投資者持有該公司的多數股權,更糟的情況就是被迫退出紐約證券交易所。
滴滴出行的IPO惹出許多問題,除了讓該公司的股價暴跌,投資者求償無門,還讓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這條當紅交易管道遭凍結。
事實上,據金融平台公司Dealogic的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有34家中國公司在紐約共融資超過124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連帶讓更多中國公司都躍躍欲試。Dealogic的資料稱,在滴滴出事之前,有大約20家公司公開表示今年計畫在紐約發行股票,集資約14億美元。
但這些公司現在都變得很低調,因為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出現了強大的監理阻力。7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艾莉森.李(Allison Lee)告訴路透社(Reuters):「上市公司都必須揭露重大風險,而這對總部設在中國的公司來說,可能意味著它必須揭露中國的監理環境以及中國政府可能採取哪些干預行動。」
美國參議院財務委員會的成員,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發給路透社的聲明更坦承,「美國監理機關必須確保美國投資者和員工不會被市場以外的行為影響,這些影響已經把美國投資者搞得焦頭爛額。」
「符合上市要求」定義模糊
滴滴的IPO是由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擔任承銷商。現在那些權益受損的股東都找了美國律師事務所,向滴滴出行以及它的承銷商和董事會提起集體訴訟,許多人指控滴滴在上市前發布了嚴重誤導人的商業訊息。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未公開表示是否計畫縮減,甚至暫停中國公司赴美進行IPO。據報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在7月下旬向券商表示,只要中國公司符合上市要求,中國將繼續允許它們在美國上市。
至於滿足上市要求究竟指的是什麼,就很模糊了。據CNBC報導,方星海認為,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過程「如果碰到國家安全疑慮,就必須加以調整」。但由於「國家安全疑慮」在中共當局眼中的範圍相當廣泛,這項聲明似乎無法讓人安心。
不過中國公司依然認為在美國上市比在香港更有吸引力,因為美國擁有全世界流動性最高的資本市場,而且上市程序比香港更容易。據《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表示,銀行業者可以從美國股票銷售籌得的資金中,獲得5%至7%的手續費,在香港卻只能抽取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