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剛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就被北京當局懲罰,可能使未來大量的中國企業IPO從美國轉往香港,不過,轉赴香港上市的路是否更好走,尚待觀察。
滴滴出行在6月30日的IPO之後慘遭北京當局下架,在這之前,美中金融脫鉤的方向一直都只有一種。華府──特別是國會──率先要求中國公司必須接受美國監理機關全面查帳,否則不得在美國交易所上市,而且2020年訂立的法律明定,如果中國企業連續3年不配合審查,就不能在美國掛牌上市。
華府一些人士一直熱衷於將威脅強制退市作為美中貿易冷戰的籌碼,另一些人則希望不要讓美國投資者增加未知風險。畢竟,中國公司的會計詐欺實在屢見不鮮,甚至出現了渾水研究(Muddy Waters)這類的做空機構,專門揭露中國造假企業。
滴滴在美上市得不償失
然而,中國政府的反擊方式,大概就是更加嚴格管控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國政府與美國的關係惡化之後,就越來越擔心自己的金融領域會受到美國的制裁。同時,在習近平的獨裁統治之下,中共更是急於控制那些巨大到有威脅性的科技巨頭,因為這些企業正在挑戰黨的霸權。
自2020年秋天,螞蟻集團的IPO胎死腹中開始,中共的動作就越來越明顯,希望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私營企業納入自己的管控中。
中國的大科技環境不甚樂觀,滴滴出行不顧中國監理機關的勸阻,逕自在紐約交易所上市,其IPO籌得金額高達44億美元,規模龐大備受矚目,但如今結果卻是得不償失,付出更巨額的代價。
滴滴上市幾天後,就遭到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國家網信辦」)祭出的重罰。中國國家網信辦宣布進行網路安全審查,稱滴滴「嚴重違法違規」蒐集使用個人資料,並將其App從中國的應用程式商店下架。滴滴出行的股價迅速暴跌,跌到比發行價還低。
無視監理警告、「離家太遠」
其實,北京當局大抵來說相當支持中國公司發行股票,滴滴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決定上市,而是它上市的地點離家太遠,而且無視監理機關的警告。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 News)的報導,中國監理機關早在4月就開始懷疑滴滴的資料安全,報導稱,滴滴手握政府官員乘坐計程車的統計資料。監理機關認為,滴滴應該要在香港甚至中國大陸上市,因為在國內披露資訊的風險比在美國低。
事實上,滴滴確實考慮過在香港上市,然而,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比紐約來得更嚴格,而且滴滴認為在紐約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
這個想法並沒有錯,問題出在滴滴小看了政治大環境的影響力,結果就是現在它要付出的代價,比紐約和香港之間的估值差距還要高好幾倍。北京當局很可能對滴滴處以史無前例的鉅額罰款,恐超過阿里巴巴在今年早些時候的28億美元天價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