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16年過去了,今日的阿富汗中央政府還是扶不起的阿斗。2014年9月上台的賈尼(Ashraf Ghani)總統資歷漂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文化人類學博士、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世界銀行(World Bank)東亞與南亞事務專家,但作為一位總統,他始終無法彌合政府內部的惡鬥,無法擺平割據地方的軍閥,無法肅清猖獗的官僚貪污,無法組建可戰的安全部隊。
賈尼先前被譏為「令不出喀布爾」,如今連喀布爾也恐攻四起,他的威信已降到谷底。分析家批評他欠缺國家領導人的格局,關注短期內就能夠看到成績的計畫,對於最基本與最重要的安全問題卻拿不出辦法。眼看著阿富汗2019年又要進行總統選舉,如果2014年的選舉爭議重演,如果選舉過程遭到暴力顛覆,阿富汗的國家前景只會更加黯淡。
16年鏖戰、2216名官兵犧牲,換來總統與指揮官一再跳票的承諾
美國方面,從小布希到歐巴馬到川普,還有駐阿富汗美軍歷任指揮官,每一個都曾拍胸脯保證勝利在望、保證神學士將成為歷史名詞,但是在犧牲2216名官兵(統計至2018年1月底)之後,今日駐阿富汗美軍仍然高達1萬5000人,許多官兵在戰爭爆發時還在包尿布,美軍何時能再次(也希望是最後一次)撤軍?無人知曉也無人承諾。
對美國而言,阿富汗戰爭的長度早已超過越戰,而且美國對阿富汗恐怕無法像對越南那樣一走了之。阿富汗是「亞洲的十字路口」,在中亞、南亞與中東之間舉足輕重,地緣戰略價值極高,將它拱手送給神學士這樣的激進/恐怖組織,外溢效應將不堪設想,首當其衝的將是巴基斯坦,印度也將如臨大敵。這兩個長期敵對的國家人口總和超過15億,都擁有核武。
外溢效應可怕,「國家建構與社會轉型」才是真正的解方
要想複製打擊伊斯蘭國的經驗、在軍事上擊敗神學士,雖然困難,但是並非不可能。此外,美國還必須設法爭取巴基斯坦軍情機構的真誠合作,說服他們以自家近年層出不窮的大規模恐攻為誡,揚棄陽奉陰違、養寇自重的長期作法;本身也是「利害關係人」的中國,或許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美國(與國際社會)最困難的工作,還是幫助阿富汗建立現代化的國家體制,走出自1970年代以來內亂外患交相煎熬的惡性循環。只要阿富汗無法擺脫「失敗國家」的宿命,「亞洲的十字路口」都將路況凶險。諷刺的是,賈尼總統的學術專長正在於「國家建構與社會轉型」( state-build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