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殲滅不了國民黨,民進黨反倒支持度雪崩

2018-02-01 06:20

? 人氣

根據各家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已跌到跟國民黨相去不遠;圖為民進黨年終尾牙。(陳明仁攝)

根據各家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已跌到跟國民黨相去不遠;圖為民進黨年終尾牙。(陳明仁攝)

近來各家民調都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和國民黨已相差無幾,比較特別的是,政治學者游盈隆主持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做的長期民調追蹤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呈現雪崩狀態,從剛上任最高點的51.9%,一路下滑至今年1月的28%,一共流失23.9的百分點,這樣的雪崩在此時出現代表什麼意涵?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支持度雪崩不代表選情雪崩

當然,支持度雪崩並不代表年底選情雪崩,民進黨治國也許雜亂無章,但選舉卻是一流高手;事實上,離選舉還有半年以上,民進黨已經各就各位、清理戰場,蔡英文在民進黨尾牙下達動員令,換句話說,選戰已經開打;相反的,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不但沒有新氣象,黨內派系山頭老爭奪不斷上演,這樣的陣容別說要重新成為執政團隊,連要打選戰都沒多少新意,也因此,各家民調都顯示,民進黨雖然大跌,但對國民黨也沒有多少助益。

有時失去正當性的政權還是可以繼續執政或勝選,關鍵在於有沒有出現替代性的政黨。換句話說,民進黨支持度雖被打回原形,跌回2010的慘況,但在其他政黨都無起色狀況下,台灣有可能持續呈現目前的僵局。

即使如此,支持度雪崩仍是民進黨的重大挫敗。對於民進黨執政以來的大起大落,游盈隆用一個學術性概念去理解,那就是,「政黨支持者的重組與解組」,游盈隆認為,在過去短短二十個月,台灣發生過一次可能空前絕後的「政黨重組後,又迅速解組」的現象,主要原因就是主要政黨表現荒腔走板所致。

民進黨刻意操作政黨重組,鎩羽而歸

一般而言,政治版圖不太可能短期內有太多的變動,除非遇上數十年難得一見大變局,例如,美國民主黨上一世紀六十年代挺民權運動,導致南部白人集體轉向共和黨;再來,法國選民不滿左右政黨,去年選出馬克宏以及新政黨;台灣近年來如果有出現類似的情勢,那就是三年前的太陽花,接下來的民進黨大勝,令外界有政黨重組的預測。民進黨執政一年半後被打回原形,回到2010的低點。

然而,所謂的政黨重組,對民進黨而不只是客觀的情勢,也是主觀的願望,如何摧毀瓦解國民黨,在民進黨二千年第一次執政,就是重要主軸。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民進黨策略是分裂藍營,卻反而促成藍營短暫大團結;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則是挾著國會多數過半,祭出轉型正義、清算國民黨。國民黨擁有黨產是全世界僅有,並非不能清算,問題是,民進黨卻未訴諸第三方的公正機關來處理,反而是行政立法聯合出手,變成執政者追殺競爭對手,公信力盡失;然而,民進黨為何玩得如此拙劣?

政黨刻意營政黨重組,期待能永遠一黨獨大,最近的例子是美國小布希時代,他的策士羅夫刻意打造共和黨永久多數,但最後執政失利,仍然回到兩黨政治的常軌,由民主黨總統歐巴馬勝選拿下政權;民進黨面對反對黨比當年的小布希時代採取更為零合的態度,對民進黨而言,政黨競爭就是敵我對決。因此,政黨競爭不是一次次的靠政策決勝負,而是一場場殲滅戰。某種程度就如戒嚴時期,國民黨不承認反對黨存在的權利;相反的,現在是民主時代,但一個民主政黨卻刻意要否認另一個民主政黨的權利。

中間選民再度成為左右勝負關鍵

人為操作的政黨重組,事後證明是白忙一場,中間選民目前高達43.4%,成為全民最大黨,這些中間選民未來如何影響台灣政局?游盈隆認為,初步研判,小黨並沒有在「主要政黨泡沫化」過程中獲得明顯的好處。另一方面,目前也看不出會出現台灣的馬克宏、號召非藍非綠的選民拿下政權;最有可能的是,政黨政治回歸常軌,兩大政黨要看中間選民臉色,某種程度,這可能是最健康的政治生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