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臉書也公告將會禁止任何促銷比特幣、加密貨幣乃至於ICO的廣告,有些讀者可能會以為這是臉書在總統大選以來飽受批評,所以在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加密貨幣上決定潔身自愛。但臉書的考量可能更實際:就算證管會不來找碴,在美國的訴訟環境中,消費者可以提起集體訴訟(class action)控告具有龐大觸及率和影響力的臉書推播這樣的廣告給他們,導致他們遭到金融損失。眼看ICO動輒募資上億美元,臉書從上面得到的廣告收入不多,但如果發生集體訴訟可能是上億美元的募資金額被求償,沒道理扛這個風險,先禁了再說!
緊接著,2月2日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也宣布將不再接受用戶用它們發行的信用卡購買任何加密貨幣。但這裡的考量就不是金融法規,而是純粹金融理論,因為此一政策並不施加在簽帳卡(debit card)上。這裡的考量是金融風險,美國的信用卡普及度非常高,雖然比起其他國家有一些很有創意的信用卡使用方式,但決大部分還是花在商品和服務。消費市場的商品和服務,根據消費者的類型和收入水準,以及總體經濟的循環週期,是可以推算出總體風險水位的,發行銀行透過信用卡提供短期融通,並制定符合風險水位的利率。
但是如果使用信用卡購買加密貨幣,就變成槓桿投資,銀行借給信用卡用戶的這部分資金就會曝險到暴漲暴跌的加密貨幣資產上,與消費者經濟特性脫鉤,風險類型改變,為了避免無法收回這樣的短期融通,銀行禁止用戶用信用卡買加密貨幣也是很合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所有銀行都蕭規曹隨,那麼加密貨幣能夠從美國消費者手上取得的資金總量就會受到很大衝擊,因為美國人是出了名地很少存錢的,大部分美國人的支票帳戶(與簽帳卡連動的帳戶)裡面都只有幾千美元,儘管他們另外持有的信用卡可能有一兩萬美元的額度。
上面三個新聞都是與消費者相關,可以看到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吞下紅色藥丸後,因為跟實體世界的廣大美國消費者產生了互動,直接或者間接受到了它們所鄙夷的政府主管機關和金融機構的制約。
「路人甲的消費者就算了,你們風險資本家不也在投資加密貨幣嗎?」
的確,最近一個業界裡的大新聞是紅杉資本和基準資本(悄悄地)參與了Telegram那目標高達二十億美元的ICO。但Telegram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新創,他們做為加密通訊軟體的知名品牌已經多年,這次發行驚人金額的ICO讓他們再度回到業界新聞頭版,但是我們可以想像紅衫和基準是根據他們提供的使用者流量和營運數據去參與這個ICO,而不(單純)是衝著加密貨幣可能會增值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