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在所有「說故事」的手段當中,也屬於「團體競技」,比起小說、漫畫、電子遊戲、廣播劇、說書……等等,戲劇一直是最昂貴的一種「說故事」方式,而且這個昂貴的程度還不斷地在推高當中。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在1977年推出《星際大戰:曙光乍現》(Star Wars: A New Hope)時,製作預算1100萬美元在當年已屬高價,但到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製作《星際大戰: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時,這部在2019年上映的電影製作預算已經來到2.75億美元,即使考慮通膨因素,都是可怕的成長幅度。
在成本預算這麼高昂的狀況下,要在戲劇使用「菁英組隊模式」,集中整個產業的資源於一個團隊、少數人,可以想像的是,一旦賭錯恐怕整個產業都會完蛋。……問題是,在任何一個產業、任何一種消費產品,失敗的機率總是高出成功太多太多。
台灣的八點檔「粗製濫造」是被很多「戲劇有志青年」所詬病的,在這些習慣「菁英組隊模式」的人心中,總認為那些爛八點檔占走太多資源,如果那些資源都拿來投資他們內心的「好戲」,台灣要追上中國、追上日本、追上韓國,甚至追上好萊塢都有機會。
先不說這種聯考世代特有的「追上」心態,覺得任何事物都可以按照好壞分數排列順序,而排在第一的必定是最好、最多人想要的想法根本和事實不符。就舉台灣職棒為例,大概沒有認真的球迷會覺得台灣職棒的競技強度會超過美日職棒,但台灣職棒在台灣的轉播收視率,還是遠勝美日職棒,球迷觀賞球賽,除了球員能力和球賽競爭強度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這些因素都讓球迷不會挑「世界第一」、而去挑本地的球賽欣賞。
「自己爽」又如何?可以創造產業就是好事
當然對於習慣爭第一的「聯考粉」球迷來說,這種心態造就了進步牛步的職棒聯盟和職棒球員,簡直是讓他們無法得到一個世界第一職棒聯盟的萬惡淵藪。
問題是在這些「自己爽」的球迷支持下,台灣職棒跌跌撞撞也經營了30多年了,因為有本地職棒當出路,讓更多小球員可以將「加入職棒」當成自己的出路,讓電視台藉由轉播本地職棒賺到錢、感受到球迷觀眾的分量,而可以去爭取更多競技強度的各國職棒聯盟比賽來播出,而更多的比賽轉播也讓更多的退休球員可以以球評甚至主播為目標,尋求自己的職涯第二春。更不要說巨量的職業球賽(台灣職棒一年起碼舉辦數百場比賽,而業餘成棒每年各種杯賽加起來也很難超越百場,更何況這些業餘杯賽並不會被職棒排擠而會照樣舉行),創造出多少工作機會,養活多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