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el makes history featuring first same-sex wedding #NOH8 https://t.co/4aTkFhb49g
— NOH8 Campaign (@NOH8Campaign) August 7, 2020
LGBTQ+重現於社會與漫畫
1940年代美國漫畫產業蓬勃發展,社會擔憂二次元文化對青少年行為造成負面影響。精神病學家魏特曼(Fredric Wertham)1954年出版《無辜者的誘惑》(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暫譯)一書,對漫畫書裡的性、血腥和暴力提出擔憂,警告說漫畫書是青少年犯罪日益嚴重的原因,書中更提到蝙蝠俠與羅賓代表了「兩個同性戀者共同生活的願望」。
當時是同性戀仍被視為精神病的年代,這本書引發美國父母的恐慌,促使美國國會對漫畫產業展開調查,漫畫公司在1956年共同創立漫畫規則機構(Comics Code Authority)做為內容自我審查組織。在那段時間,同志故事受到避諱,最早納入LGBTQ+元素的主流漫畫出現在1980年,也並不是正面的描述──「綠巨人」布魯斯‧班納(Bruce Banner)曾遭到教會兩名男同性戀試圖強姦。
到1992年,漫威(Marvel)推出了首位出櫃的超級英雄「北極星」,主流漫畫對同志的論述也開始發生變化。這一事件受到當時《紐約時報》(NYT)一篇社論大力讚揚:「主流文化總有一天會與美國同性戀者和平相處,屆時北極星將被視為歡迎社會改變的指標。」
雖然超人不是第一位LGBTQ+英雄,也不會是最後一位,但漫畫專家表示,超人出櫃仍代表著重要意義。「超人不像你阿姨從沒聽過的北極星,」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主持人韋爾登(Glen Weldon)說,「這可是超人,就可見性與引起廣泛注意的事實來說,他真的很重要。」
講述多元故事:無關保護,相互平等的英雄戀愛
《紐時》指出,超人與其他超級英雄性向與以往不同也受到了抨擊。今年8月,網路上開始流傳有關新系列超人漫畫發展的謠言,一名網友評論抱怨說:「漫威和DC為了取悅那些根本不買漫畫的覺醒青年,毀掉了他們的角色。」但也有人樂見其成:「很高興酷兒超級英雄現在變得那麼主流,看到像我這樣的人能成為主角真的很好。」
媒體人韋爾登說,漫畫人設的改變可以使故事更為生動,「讓超級英雄漫畫裡的世界看起來更像外面的世界是好事,這讓你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有趣、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用更多元的角度講故事。」
與以往的超人羅曼史不同,喬納森和中村會譜出什麼樣的戀曲?泰勒暗示,讀者將會發現中村有特殊的能力,他「可能是喬納森生命中唯一不需要他保護的人,我想為這兩個人建立一種真正平等、相互支持的關係。」
他說,DC的編輯們也對此表示支持,「我一直跟大家說,每個人都需要英雄,而且他們應能在他們的英雄身上看到自己。對於很多人來說,漫畫中最強大的超級英雄出櫃本身就是非常有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