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今年的國慶演說標舉中華民國台灣、呼籲朝野政黨和國人「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但這也許是史上最快翻臉或打臉的國慶文告,而且打臉的都是執政團隊成員,駐德代表謝志偉24小時後就宣稱看到國旗會吐血;行政院長蘇貞昌不到三天就在國會痛斥在野黨國會議員「不要臉」、之後還嚴批「叛徒」。執政團隊這麼快就不演了,這是自己人讓總統難看?還是這一分國慶文告本來就是虛情假意?
總統蔡英文這次由自己操刀的「國慶演說」,有人形容是講白話文,少了國際政治慣用的外交辭令、沒有兩岸術語的掩飾,直逼兩國論邊緣;已經不再選舉的蔡英文,也面臨歷史定位的誘惑,今年國慶文告的要義,簡言之就是解決台灣的國家地位、內部國家認同及政治治理三大問題;但蔡英文的遠大期望能否落實,並非都能操之在己。
就以國家定位而言,蔡政府和對岸幾無溝通管道,更別說有熱線,她提出的「兩國論」主張更只會讓兩岸情勢更為嚴峻,近年來以美國為主的AUKUS安全聯盟、四方安全對話、五眼聯盟雖有圍堵中國之勢,美國朝野政黨也一致的反中,但美國國內早就出現是否為台灣出兵的辯論,短期的美中兩國領導人會晤,或中期的拜登是否連任,都會影響蔡英文的「兩國論」主張能否持續及兩岸的和戰關係,其間無法操之在台灣的變數甚多,蔡英文的國慶文告可說是一個大豪賭。台灣人也許可以陪賭,但是蔡政府為可能的緊張情勢作了多少物質及心理的準備,才是國人要擔憂的。
相對於國際及兩岸情勢,號召國內團結、化解認同分岐,這不但是總統可以使力的、而且也是每一位總統該有的高度,蔡英文揭諸的「中華民國台灣」並非不能成為認同的標的,即使不少藍營人士哀嘆不少年輕人不識孫中山,遑論了解中華民國創建的歷史,但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至少能成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約定俗成的共識,國旗也許激不起獨派人士血液中的熱情,但台灣畢竟是在既有的中華民國憲法下選出國家領導人及政府,不是以革命方式建立台灣共和國,最好的認同方式不只要顧及少數人的激情,而是多數人的感受,換句話說,就像當年的九二共識是所謂「沒有共識的共識」,中華民國台灣所帶來的認同,也許就是沒有共識下最好的共識,也可以如政治哲學家羅爾斯形容的「交疊共識」,在獨與統的不同信仰間找出相處之道。
然而,最諷刺的是,蔡英文所要宣誓的認同和團結,最不認同的卻是民進黨自己人,深綠對同顏色的國家領導人造反,並非沒有前例,2005年時的總統陳水扁連任後,曾和時任親民黨主席的宋楚瑜會面後簽下十點聯合聲明,陳水扁承諾任內不會宣布台灣獨立,陳水扁簽下此一聲明著眼於以政黨合作來解決少數政府的困境,但最後因獨派反彈而破局;相對的,蔡政府權力巨大,不但擁有國會多數,五權中至少掌握四權,但卻說服不了自己人,好聽的說法是尊重黨內民主,如果權謀一些,又是討好深綠的兩面手法,「中華民國台灣」其實只是蔡英文勝選的權宜之計;畢竟,蔡英文連說服自己人的功夫和時間都不肯花,很難相信她對「中華民國台灣」這樣的認同想像有多少誠意、甚至有多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