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界開始批評防疫措施的不當─例如仍持續如常的簡訊實聯制;其實,該檢討、修正、放寬者豈止實聯制而已?現有許多防疫規定,除了讓官僚單位「少背責任」外,其實質效益與意義都已越來越低了,是該來一次全盤檢討。
防疫措施、各項規定,該嚴該寬,確實是見仁見智,關鍵在對風險的理解與願意承擔程度;不僅每個國家、每個社會的標準會因國情、文化的差異而不同,甚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指揮中心算是夾在其中,確實難為了。
不過,有兩個「標準」應該是放諸四海而皆準:1、隨著確診人數越少甚至維持零確診時,防疫規定就放得越寬,反之反是;2、疫苗涵蓋人口比率越高,防疫規定也更形放鬆,反之反是。
社會成本高昂的實聯制
換句話說,防疫規定是一個「動態標準」,依照官員最喜歡用的名詞是應該要「滾動式檢討」。但台灣的防疫規定顯然不符此標準,或至少是「滾得不夠快」,最明顯的就是實聯制。
實聯制是在今年5月疫情惡化後開始實施,所有進入公眾場所、交通場站、賣場、商家的民眾,都要用手機掃該單位竹條碼並以簡訊傳到有關單位,其目的是萬一有新的確診者時,可透過此實聯制追查出有接觸與出現同一場所者,等於是作疫調、找出需要匡列隔離者。
在疫情嚴重、每日確診者數百人、民眾已出現草木皆兵的恐慌時,實聯制或許有必要、也讓商家與民眾安心,但這個在三級警戒時實施的措施,卻在警戒降級後、甚至本土確診案例大多掛零的時候仍實施,就顯得相當不合宜。有人認為此時仍要求實聯制,是一種浪費金錢的作法,因為數億通的簡訊就是由納稅人出錢、讓電信業者賺錢而已。
但其實問題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造成龐大的社會成本。在討論與計算交通擁塞造成的損失時,學者時常以民眾因此多增加的塞車時間,換算每小時的生產力(或收益)來衡量其損失。
實聯制情況雷同,每個人在進入大眾運輸工具、賣場、商家及各公共場所時,都要來一次:掏手機、開APP、掃描、傳簡訊、店員檢查等步驟,也許數十秒、甚至十秒可完成,但想想:所有人進入所有場所,連巷口的小麵店,都要來那麼一次,累積下來,全台民眾花了多少時間、又浪費多少生產力在此事上?
更重要的是:有實際效益與意義嗎?如果沒有,還有必要浪費全民與商家的時間在此嗎?
而且,不意外的是:因為疫情緩和、民眾感受的威脅大幅降低,因此許多小商家其實也是虛應故事一番而已,只有大型業者不得不繼續把關作下去。這種情況下,實聯制當然該取消,因為已缺乏實際需要了。更何況,實際運作也顯示其對疫調追蹤的功能都未能達到,9月初狂發超過百萬則簡訊的「百萬簡訊之亂」,就被業者譏為由此可看出實聯制「有多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