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Q」投票結束,藍綠各有解讀。有人說,「才贏2%,在過去藍綠6比4的地區,國民黨/顏家可說慘勝」。難怪陳柏惟在謝票時大聲自我打氣說,「我們沒有輸」。有沒有輸?要看角度。以結果論,即使補選綠營贏了,陳柏惟還是失去立委職位,他是徹底輸了,這正好給政治人物一個警惕。
其實,個人一直不太認同草率就推動罷免。民選官員、民代,除非嚴重失格,否則任期結束讓他/她不續任即可,毋須大費周章去推動罷免。過去罷免條件門檻過高,不易成功,欲推動者比較會考慮再三;自民進黨主導修法、降低罷免門檻後,罷免成為可能,便容易被有心政黨利用。
史上最扯的罷免案是高雄的罷韓:自韓國瑜當選之後即開始醞釀,著手連署,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典型的輸不起。直到去年一月總統大選結束,蔡勝韓敗,綠營便將罷韓推上枱面,府院黨媒交叉掩護、強烈攻擊,一時「罷免是民主機制,是人民的權利」之說法,不絕於耳。
當時筆者不才,在貴刊發表「罷韓,蔡英文又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點出推動罷韓跟蔡當選總統的發言,「我們都是台灣人,我們都是家人,在此呼籲所有支持者,選舉過後放下對立,並擁抱家人」,是互相違背的。可惜,蔡英文和綠營器量狹小與高漲的派系權力慾望,急於奪回高雄市長,明裡暗裡推動罷免案,造成國人對立、社會紛亂。現在綠營回頭批評國民黨是仇恨動員、報復性罷免,源頭不正是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嗎?
民進黨發言人劉康彥說,罷免陳的票數為七萬七千多票,比當年陳當選的十一萬二八三九票,明顯少了很多,是「少數否決多數」。不考慮選舉、罷免是在不同時空環境議題之下進行,是無法比較的。這不是愚眛,就是故意裝傻。
更可笑的是蔡大總統說,罷韓是「高雄市民,行使民主權利,做出了集體的決定,讓台灣民主往前走了一步」;刪Q則是「罷免投票⋯,對民主的發展,還有很多需要大家繼續努力的地方」。推動罷韓出聲很大的陳柏惟被反作用力刪Q掉,這是最大的反諷。
其實,陳柏惟只是代罪羔羊,始作俑者就是蔡英文。是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趕盡殺絕,是蔡英文政府長期累積的民怨,讓刪Q成功。
一個總統的胸襟氣度,就看他/她如何對待反對黨。以此觀之,蔡英文是徹底不及格。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