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搖擺沒有落魄得久」,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藍綠對決態勢升高後被罷免,完全印證台語俗諺的「人生道理」,既是道理,擺在政治當然適用;民進黨(泛綠)若繼續「搖擺」下去,第二個倒楣的就是脫出時代力量,已經罷免成案的無黨籍立委林昶佐;國民黨若因為刪Q成功就「搖擺」起來,那麼接下來的「散昶」、「中二選區補選」、乃到四項公投,企圖一路勝戰到底,其難度肯定比國民黨想像得更大。
簡單講,落魄已久的國民黨,的確需要勝利提振士氣,甫就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也需要這場「開門紅」,不過,不論接續的罷昶、補選或公投,面臨的是不同選區不同情境不同的選民訴求,若以刪Q成功定義民意對民進黨反中抗中已經彈性疲乏,可以打順風牌,那就失之樂觀,前主席江啓臣上任,罷免王浩宇成功,罷免黃捷失敗可以引為對照;同樣的,民進黨若還以為反中抗中可以一招走遍天下,肯定還要撞壁;在不同的小氣候之上,國內大氣候則相對對民進黨比較不利。
下修罷免與公投門檻,民進黨給自己挖坑
罷免,當然是公民的權利,却並非民主正常現象;選舉是投票給支持的候選人,是正能量的投票,罷免是投票給討厭的候選人,就算不是仇恨動員,也是負能量的投票;然而,民進黨反罷免反得蒼白無力,不能怪別人,第一,罷免風潮由民進黨罷免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始,報復的種子一旦埋下,還天天冷嘲熱諷大扣紅帽子以澆灌,豈有不發芽的道理?民進黨蔡政府執政五年多,除了蔡英文二0一七年國慶講話,表示「願意邀請朝野政黨領袖坐下來談談」的三十秒,二千個日子裡,有哪一刻不是把國民黨逼到牆腳?狗急了都要跳牆,偌大一個政黨退無可退,搏命賭一把是正常也必要的反應,何況民進黨給了國民黨繼續博幾幾把的柴火,國民黨只能拚命向前。
第二,罷免門檻下修,發動者正是民進黨「割藍委」不成的「報復修法」,亂修一通的結果,差點罷掉黨友前立委黃國昌,「政治現世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蔡英文總統第一任修法埋下的惡因,第二任就嘗到苦果。此刻民進黨再倡議修法,算是幡然悔悟,不過,修法必然舊帳全部翻出,足夠把民進黨的臉打成大豬頭;不修法,一罷再罷的機率也不低(當然算不準什麼時候會罷到國民黨),台灣民主陷入反覆無止盡的仇恨動員,全民遭殃,這個進退兩難的險境,正是民進黨自己挖的坑。
就像公投法,要公投綁大選的是民進黨,不要公投綁大選的還是民進黨,最可議的是,綁不綁大選的標準不是法律原則,而是民進黨的政治利益,民進黨不是「雙標」,而是不折不扣的「單標」─唯一標準就是民進黨的政治利害與選舉算計,昨是今非亦在所不惜,民進黨蔡政府為「全民執政」樹立最壞的教案,可以反覆做為政治課的題材;法固可照其政黨意志通過,但政黨形象也毀了,最奇特的是,「搖擺」五年多無往不利的民進黨,似乎接受了政治無賴學─權力比顏面重要,如果民進黨靠這個權力邏輯得了便宜還賣乖,國民黨不以敵為師依樣畫葫蘆,豈不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