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之路如此迂迴曲折,令人困惑:《一山三虎》選摘(1)

2021-11-08 05:10

? 人氣

中正紀念堂內設立威權時代領袖的銅像,讓不少遊客好奇,為何民主國家會紀念獨裁者。圖為各國遊客民眾爭相拍攝堂內照片。(資料照,蘇仲泓攝)

中正紀念堂內設立威權時代領袖的銅像,讓不少遊客好奇,為何民主國家會紀念獨裁者。圖為各國遊客民眾爭相拍攝堂內照片。(資料照,蘇仲泓攝)

我將行李留在台北市中心的飯店,第一站就是去中正紀念堂致上我的不屑。紀念堂位於首都市中心,俯瞰著一片大廣場,主體正面為開放式,有點像林肯紀念堂。堂體非常雄偉,正面有89個台階通往大廳(象徵蔣中正的年歲,從1887年至1975年),等到眼睛適應了較陰暗的室內之後,會看到2面中華民國國旗中間夾著一座巨大銅像:蔣中正穿著長袍,坐在寶座上。西方稱呼他蔣委員長(Generalissimo),通常帶點微微嘲弄的語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他自1928年起至抗日戰爭及隨後國共內戰期間,擔任國民黨主席,後來擔任中華民國總統,1949年隨國民黨政權逃亡至台灣,最後在台去世。蔣中正也是殺人無數的軍事獨裁者,數十年來阻礙台灣民主發展,在他當政期間,成千上萬的人未經審判就被監禁或處決,甚或失蹤。

如今台灣是個富裕、先進、民主的國家,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在首都中心豎立了這號人物的銅像,但這是台灣,情況很複雜。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表示,中正紀念堂為國定古蹟受文資法規保護,而銅像不具文資身分,但移除時會動到堂體、地板等建物,會先送文資審議。(取自中正紀念堂臉書)
中正紀念堂內設立蔣介石銅像。(資料照,取自中正紀念堂臉書)

1945年日本投降,正式將所有中國領土移交給蔣中正的國民黨政府,其中包括自1895年以來就是日本殖民地的台灣。1946年,國民黨員開始抵達台灣時,還有將近50萬日本人居住在這裡。只有2萬8000名技術人員及眷屬被留用,其餘都必須離開,每人只能攜帶2件隨身行李回日本。

台灣人民本來期待來的是一支英勇高尚的國民黨軍隊,這支軍隊不但阻止了日軍,甚至到目前還在與中共作戰。然而,1946年從大陸搭船抵達台北碼頭卻是一群裝扮襤褸的烏合之眾,其中還包括大量罪犯。他們掠奪財物和糧食供應,佔據私人房屋,有時候甚至犯下暴力攻擊、殺人和強姦罪。

「當初美其名說是國民黨會為台灣帶來民主,擺脫日本佔領者,回歸祖國,」我在台北的第一個下午與美籍教授、歷史學家祁夫潤(Jerome Keating)見面,他如此說明。「但是蔣中正的人員抵達之後,卻是掠奪糧米和鋼鐵以支援對中共的戰力,因此民間才有一句俗話『狗去豬來』。」在國民黨抵達之前,台灣歷史上從不曾缺糧。

從受夠國民黨貪腐到重新扶持 台灣之於美國的重要戰略位置

多年來,美國先後支持國民黨抗日及對抗中共,但到了1947年,因受夠了腐敗的蔣中正政權而撒出,「失去了中國」(有些歷史學家會如此描述,但美國從來也不曾「擁有」中國,總之隨便啦)。共產黨趁國民黨軍隊對日抗戰期間重新集結,最終在內戰取得了勝利。毛澤東於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2月10日,蔣中正跟隨之前國民黨軍的腳步,帶著剩餘部隊抵達台灣,自稱真正的「自由中國」政權,統治台灣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