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1日出任清和政策研究會會長,這也代表自民黨內最大派閥從此改名「安倍派」,日媒甚至稱其為「令和闇將軍」,認為安倍將成為如同田中角榮一般的「造王者」。在派閥本部會議結束後,安倍晉三則對媒體表示「清和研是黨內最大的政策團體,希望成為堅定支持岸田政權的脊梁」,他也強調會繼續推動憲法修正的相關討論。
在10月31日的眾院大選中,自民黨雖然保住「絕對安全多數」的執政有利地位,但總的來說還是少了幾十席。影響所及,黨內7大派閥的人數也都有所衰減,不過派閥彼此的版圖相對變動不大,由細田博之(清和研會長)領導的「細田派」仍是最大派閥(選後減為93人,其餘派閥成員均在53人以下)。不過因為細田博之當選眾院議長、必須脫離黨籍,因此他說動過去9年同樣退出派閥的安倍(當選自民黨總裁之故),希望他重回清和政策研究會,清和研也在11日的本部會議中無異議通過。
其實早在今年春天,《朝日新聞》就注意到安倍晉三又再度活躍起來。去年9月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再度辭去首相與自民黨總裁的這位政界巨人,他的議員會館從今年4月以來又有許多政治家前來拜訪,永田町也流傳「安倍先生已經完全復活了」。除了門庭若客,安倍也開始擔任保守派議員組織、以及黨內修憲推進本部的顧問職,7月29日更參加了「美日台國會議員戰略論壇」,呼籲「不能讓在香港發生的情況發生在台灣」。
雖然安倍長年擔任首相,不過在盛行派閥政治的自民黨內,他卻仍維持無派閥的地位,只是因為過去出身,被認為與「細田派」親近,但安倍終究不是派閥領袖。不過細田博之出任議長,確實給了安倍重回派閥,甚至擔任最大派閥領袖的絕佳機會。「清和政策研究會」是在昭和54年(1979年)由福田赳夫所創立,當初是為了跟池田勇人的「所得倍增計畫」唱反調,「清和」二字則是取自中國史書,取其「政清人和」之意,是自民黨內重要的保守政策集團。
在福田赳夫之後,清和研的會長也都是名噪一時的知名政治家,包括安倍晉太郎(外務大臣,安倍晉三的父親)、三塚博(大藏大臣)、森喜朗(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總理大臣)、町村信孝 (眾院議長,安倍晉三就是在此時期脫離派閥)等人,這十幾年也一直都是自民黨內的最大派閥。安倍晉三成為清和研第10任會長後,也創下父子兩人均擔任清和研會長的紀錄。
由於安倍晉三是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內閣總理大臣,無論是在野黨或者黨內其他勢力都屢攻不下,素有「安倍一強」之稱。現在安倍雖然卸任,但在黨內威望不減,現在又接掌最大派閥,《每日新聞》將其與昔日的「闇將軍」田中角榮相提並論,認為今後安倍可能也會以「令和闇將軍」的身份成為「造王者」,繼續在日本政壇翻雲覆雨。
時事評論員小林吉彌指出,其實在安倍回歸派閥之前,這一屆自民黨總裁選舉就有安倍操弄的身影。眾所周知,細田派的高市早苗就是安倍力挺的候選人。雖然她一度被認為只是陪榜的配角、談到經濟就言必稱「安倍經濟學」,但在安倍的大力支持下,竟也選出了不錯的成果,選後更出任「黨三役」之一的政調會長,政治生涯的後勢看漲。這場黨內選戰也顯示出即便沒有黨職在身、也不隸屬任何派閥的情況下,安倍晉三的影響力猶在。在成為自民最大派閥領袖之後,「無病一身輕」的安倍也許更能貫徹自己的政治意志。
不過岸田文雄的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12日宣布,作為安倍時代招牌政策的4個內閣官房下屬單位將正式撤除,包括「1億總活躍」、「勞動改革」、「人生100年時代」、「統計改革」等(構想)推進室,此外「新冠感染症對策推進室」、「新冠肺炎對策室」、「國際感染症對策調整室」也會進行整併。這個決定也是繼黨內人士與組閣之後,岸田再次與安倍的理念或做法揮別。《日本經濟新聞》指出,由於這次眾院大選安倍的得票率也比上一屆少了兩萬多票,加上過去自民黨的田中派與竹下派領袖之所以能呼風喚雨,除了因為當時採取中選區制、派閥的資金實力確實不容小覷。如今日本早已改採小選區制,加上選舉資金與黨內權力也向自民黨高層集中,因此《日經》認為就算安倍掌握黨內最大派閥,恐怕能夠施力之處遠不如當年的「闇將軍」田中角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