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蔡英文和萊豬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2021-11-18 06:20

? 人氣

蔡政府試圖以萊牛掩護萊豬,卻渾然忘記,立法院曾通過「牛豬分離」的決議,而這也是民進黨團當時的主張。(柯承惠攝)

蔡政府試圖以萊牛掩護萊豬,卻渾然忘記,立法院曾通過「牛豬分離」的決議,而這也是民進黨團當時的主張。(柯承惠攝)

參選台北市長呼聲頗高的蔣萬安,日前在市場宣傳反萊豬公投時,遭到婦人嗆聲「為何萊牛可以吃」,蔣萬安回應說「台灣人吃萊豬是萊牛的7倍」,又被民進黨捉到把柄,不但有梗圖四處追打,連總統蔡英文也參戰,在臉書上表示「國人消費美牛是美豬的4倍」,當然,她也不免馬維拉一番,馬英九開放萊劑牛肉進口9年都沒吃出問題,吃「萊豬」又會有什麼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蔡英文臉書雖然提到「萊劑美牛」四字,但從頭到尾捨不得出現「萊豬」二字,這不論是維護美豬還是萊豬,都是奇妙的心理機制,蔡英文為了進口萊豬,一反過去謹慎行事風格,跳過和黨籍立委溝通,不顧行政立法分際;另外,為了進口萊豬,蔡英文也不惜以今日之我打臉昨日之我,民進黨黨政要員過去堅決反瘦肉精的影片紛紛被挖出來,蔡政府為萊豬賠上公信力,付出這麼大的代價,究竟從美國換回什麼具體承諾?或這是作為美國忠誠朋友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然而,和美國是正式盟邦的歐盟、英國為何又不用進口萊豬!蔡政府和萊豬綁在一起的情境,大概只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差可比擬。最可笑的是,為了打贏萊豬這一役,蔡政府竟然抬出萊牛來攻擊,就像蔡英文自己說的,台灣人吃美牛比吃美豬來得多,為了拱萊豬不惜將美牛打趴,這樣的七傷拳,即使蔡政府甘之如飴,美國進口牛肉受影響,美國高興得起來嗎?蔡政府本來要討好美國,不是適得其反嗎!

牛本來不等於豬 蔡政府忘了「牛豬分離」原則嗎

然而,以萊牛打萊豬,這個話術效果顯而易見,將反對食用萊豬的在野黨及民眾一竿子抺黑成反美,當然比務實的檢討政策、提出解方,來得輕鬆;而整個萊豬攻防戰中,蔡政府犯的最大錯誤也許不是執意進口萊豬,而是一意孤行、不願尋求政策的折衷點,終於走到非公投對決的地步。

例如,蔡政府堅持,既可進口萊牛,當然也可以進口萊豬,這個牛豬不分、以牛打豬的策略,不用說是完全忽視台美產業及飲食習慣的不同;在馬政府時代,一次討論萊豬進口的場合中,當時的副總統吳敦義就警告,只要開放萊豬,就要有豬農上街頭抗爭的心理準備,換句話說,相對於養牛,養豬在台灣是重要產業,一年養出七百萬頭豬,馬政府第一時間也不敢攖其鋒,當然,馬政府當時沒有想到招數是,今日蔡政府拿出一百億的口頭承諾,立刻讓豬農噤聲,第一時間就有豬農相關團體為政府進行大內宣,蔡政府這樣的本事,馬政府要自嘆不如,只是蔡政府的豪賭,卻是以納稅人的錢來付,這就是看不見的代價了。

豬農不像當年對付馬政府那樣揚言上街頭、要馬英九下台,令蔡政府意外的也許是,這次對萊豬的反彈不是來自街頭,而是來自餐桌。牛豬為何無法等同的的第二個理由是,國人食用豬肉是牛肉的7倍,國人還常吃肉丸、肉燥等豬肉加工製品,也對豬內臟有偏好,和牛肉比起來,豬肉更是庶民的主食,還有不少心血管疾病等瘦肉精高危險族群,都可能以豬肉為主食。換句話說,對國人而言,牛豬本來就不能等同類比,事實上,這也是既定政策,就稱為「牛豬分離」,當年在民進黨強烈抗爭美牛後,馬政府也順勢在萊豬這一塊放手,立法院於2012年7月三讀通過《食管法》修正案,開放萊牛進口(當時即使CODEX放寬容許殘留量標準,在野的民進黨立委還是全數反對),同時也通過附帶決議,要求牛豬分離,僅開放含瘦肉精牛肉進口,但豬肉不予開放。換句話說,馬政府雖然開放萊牛,但也依據民進黨的建議,訂出牛豬分離的大原則,這同時也是立法院的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