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開始到新冠疫情爆發,有關「去全球化」之預測甚囂塵上,不過,2年多下來,大部份的產業變化與數據證據都顯示,「去全球化」並未發生,真正發生的是似乎只是「中國+1」。
中美爭端讓供應鏈遷移離開中國,疫情讓中國生產運作停頓時,各國都感受到生產與供應鍵集中在中國的風險,外界都認為供應鏈會離開中國、回到母國或「市場邊緣」,有些國家甚至由政府出資鼓勵企業遷移出中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下降、「去全球化」正發生中。
不過,日前美國哈佛甘乃迪學院高級研究員格林在《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去全球化敘事站不住腳」,卻點出這種說法缺乏證據,數據上也不支持,真正的情況應該是「中國+1」─指各國企業作的不是把生意或生產基地遷移離開中國,而是在其它國家設立另一個分散風險的生產基地。
簡單的說,如果「去全球化」的情況確實發生,整體全球經貿風貌上,外界會看到的是貿易額減少、空船空貨櫃到處見、企業重回母國投資導致FDI(外人直接投資)大減等。對中國這個「前」世界工廠而言,當然是出口減、外資跑、外商不再增加投資….等。但實際上,數據完全看不出所謂的「去全球化」在發生中。
以全球貿易額而言,根據WTO的預估,今年全球貿易成長率預估可達10.8%,即使說這個兩位數高成長是肇因於去年衰退的低基期因素,但以絕對數字而言,是超越疫情前高點了。WTO很直白的說「全球經濟活動復甦已推升貨品貿易超越疫情前的高點」。
而且,這個高成長率是在全球貿易仍處於疫情後的供應鏈混亂、船運受阻、大鬧貨櫃荒的情況下取得。明年,同樣也預測全球貿易可有近5%的成長率。這種數據,那來的「去全球化」?
即使聚焦中國的數據來看,也看不出外商離開中國、供應鏈遷移的說法。日前才公布的中國10月貿易數字,出口同比增長27.1%,低於9月份28.1%的增幅但高於外界預期,事實上,今年中國出口幾乎都是兩位數的高成長、貿易順差迭創紀錄。其它如中國的FDI持續增加、已在中國的外商有6成在今明兩年要增加投資、更有超過9成說會持續在中國投資生產作生意。其實,不僅是中國的數據不符合「去全球化」的說法,台灣、韓國就是另一個反證,出口成長率都出現兩位數的亮麗表現。
會有此現象,主要原因是企業遷移絕非易事,不是政客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習慣嘴炮,以為按一個紐就可完成。熟練的工人、良好的基礎建設(鐵道路、港口等運輸)、有群聚效益的上下游供應鏈、可支持生產與經濟運作的法令制度等,不是說要有就能有,某個角度而言,在中國的生產與供應鏈經過十多年以上的打造,其它地方不是短期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