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環保衛士張正祥,右眼失明,生活貧困,但是他卻憑一己之力換來了雲南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開礦、採石場和所有採砂、取土點的封停,被稱作「滇池衛士」。
"我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滇池的湖底。那時候渴了,就可以喝滇池的水。以前我們都用滇池水做飯。"一位名叫張正祥的環保人士說。
"但是湖水被污染了。現在既不能喝,也不能用,甚至連摸一下都不行。"他說。
保護滇池是一項極具風險的工作。在中國民間草根活動常常遭到政府的打壓,環保積極分子和代理他們的律師過去曾面對嚴厲的報復,甚至有人因此而入獄。
張正祥說,他曾被心懷不滿的企業報復過,但是他從不氣餒。
每周他都會去滇池邊巡邏數次,用望遠鏡查找是否存在污染源並且用相機拍照記錄。
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部,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不久前,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剛剛在昆明舉行。
70年代以來,因為昆明等四周城市工業的發展,以及四周農田的開發,造成滇池水的污染,尤其優養化的情形嚴重,大量藍藻生長,已造成用水上的問題。
北京方面為了保護滇池已投資500多億元人民幣,建造了幾十個處理廠,並將一條河改道為滇池提供新鮮水源。但是滇池水質依舊渾濁且覆蓋著大量藍藻。
張正祥出生在滇池邊上的一個小村子裡。他說是滇池養育了他。幼年時,由於父親早逝,母親改嫁,獨自一人的他曾經依靠吃樹林裡的野果、喝山泉水活了下來。
"滇池是有生命的,但在歷史上它是無聲的。保護它是我的職責,"張正祥說,"它是我的第二個母親。"
過去幾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大量企業到滇池所在的區域開採礦藏尋找自然資源。但是這類工業活動卻給該地區造成嚴重的污染。
張正祥開始譴責那些掠奪性開採自然資源或者未經許可就開始建設的污染性企業。但是他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讓公眾有所知曉。
他說,地方官員在保護地方環境的問題上做得不夠。
"為什麼?因為他們和這些企業合作過呀。"他說。
張正祥的家裡堆滿了保護滇池過程中積累的各種文件和材料。
大約20年前,由於張正祥的舉報,一個名叫周光文的礦主被迫關了礦山。但是後來兩個人成為了好友。周光文說,雖然他投資開礦的錢賠光了,但是他現在挺同情支持張正祥的環保行動的。
張正祥說,他讓200多家工廠都因為污染的問題關了門。這也讓他付出了很大代價。周光文說:"地方官員、礦場主、採石場老板,很多人都恨他(張正祥)。"
2002年有一天,張正祥騎自行車去一家採礦廠拍照時,被一輛無牌照大卡車撞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