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就任總統不到二年,但綠營內部已有定論:小英的領導能力遠不如陳水扁,當然,這僅限於多數綠營人士之見,不代表全民;但陳水扁與蔡不同的的領導風格,某一部分掌握著蔡英文民調跌跌不休之謎。
任何總統都要優先擺平黨內諸侯,陳水扁深諳「你敢要我就敢給」風格,將黨內數大派系玩弄於股掌之間;相反的,蔡英文也許給得心不甘情不願,結果是拿到位置的人不見得感激,但沒有拿到位置的卻自此成為寇讎,有志之士自覺遭辱還算事小,更糟的是,全民覺得民進黨上台一樣酬庸任用私人,連不該政治任用的北農總經理一職也搞得烏煙瘴氣,吳音寧遭批不適任,但帳可是算到蔡總統頭上了。
蔡政府施政不利 綠營懷念陳水扁領導風格
和競爭對手要戰要和,也可見總統功力,陳水扁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前一刻還在和親民黨叫罵、下一刻已與宋楚瑜密會;施明德發動紅衫軍倒扁,民進黨一面動員對施大打人格毀滅戰,但私下已派親信去要與施明德談判;相反的,蔡英文對藍營也許不會疾言厲色,但對藍營「異議」人士也甚少溝通,不要說前總統馬英九,即使是提出九二共識的蘇起,也成為蔡總統的拒絕往來戶,他們也許兩岸立場和蔡英文迥然不同,但蘇起或馬英九所代表的九二共識主張,在台灣有一定的民意基礎,並非極端意見,身為全民總統的蔡英文可以自有主張,但完全不交流,實在不能算是自許最能溝通的政府該有的作為。
和阿扁比起來,蔡英文不是搞權謀的政治動物,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她想要避免扁朝的肉桶分肥惡習,結果酬庸一點都沒少;她雖然不似陳水扁動輒就說「太平洋沒加蓋」的族群撕裂語言,但口口聲聲談和解共識的蔡政府最後卻是面臨遍地烽火的慘況;最諷刺的正如去年《經濟學人》一篇評論所形容,中國對台灣步步進逼,但台灣人民怪罪蔡英文倒比怪罪習近平多!
蔡英文民調下跌,可說是綠藍中間三方都失,隨著蔡政府執政困境的,綠營此刻也出現懷念陳水扁的奇特氛圍。
畢竟民進黨執政聲勢低迷並不是第一次,陳水扁最令綠營津津樂道的是2004年總統大選割喉戰,一般的常識是政黨或政治人物該拉攏中間選民,但陳水扁該次面臨強敵卻反其道而行操作割喉戰,結果逆轉勝,那一次成為綠營選舉的典範,最高境界就是「中間選民不存在」。事實上,台灣並無出口民調,真正讓陳水扁勝選的關鍵究竟是兩顆子彈還是選舉割喉,實難有定論,然而,綠營認知的經典之作仍是「割喉為王」,但蔡政府這次還能如法泡製、靠阿扁模式挽救信任危機嗎?
全面執政的民進黨 還能採取「不斷革命論」的割喉式選舉?
首先,任何有民粹傾向的運動型政黨執政,都必然是反高潮,因為勢必要面對政見難以兌現的困境;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由於並未掌握國會多數,他們可以將政策成敗歸罪給在野黨,所以「不斷革命論」的割喉式選舉極為有效;然而現在的民進黨是完全執政,無論是空污、能源、兩岸問題,民進黨推無可推、必須完全負責,割喉式的負面選舉可能只有「將選民當白痴」的反效果!
更重要的是,過去的歷史經驗確實影響我們,當年割喉戰造成極端政治對立、仇恨一度擴散到社會每個層面,後來的總統、包括蔡英文都承擔後果;此外,那些當年被「割喉」的團體,何嘗不會學到教訓,和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比起來,現在的台灣更多元、更進步,要將台灣再塞回當年的「藍綠對決」模式,可說是完全的時空錯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