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冠病毒的新型變異株Omicron的攻擊,行政院宣布為了要彌補新冠疫苗第一劑與第二劑的施打落差以及提升疫苗施打率,因此預計要在賣場與百貨公司廣設施打站讓民眾可隨到隨打,而全聯福利中心也證實將提供174個點作為施打站。這是政府為了體恤國人提供更多、更為就近與便利的施打服務,乍聽之下是個德政,但事實上很可能是個效益不彰的政策規劃!
首先,台灣已走過疫苗極度缺乏的階段,依據疾管署的資料顯示,我國完成新冠疫苗第一劑接種率已達77.8%,完成二劑接種率也達到了55.7%。再加上目前疫情控制得宜,國人的生活已逐漸恢復常態,因此,疫苗「稀缺性」之特性已不存在。筆者認為,只有在大家都想打而且疫苗數量剛好充裕的情況下,在社區廣設施打站才能達到提高疫苗施打率的目的,因為這種情況下需要的是「便利施打」!
但今日,想要提高疫苗的施打率的關鍵不在「就近與便利」,因為各縣市政府已經有許多在居住地附近的診所、醫院、衛生所一起投入疫苗施打的服務,這樣的就近性與便利性比起在全聯設施打站可能還來得更高。打氣不旺,在現階段肯定不是便利性不足的關係!
其次,若是希望彌補第二劑與第一劑施打的差距,該做的不是盲目地往社區設站,而是該仔細的分析第一劑與第二劑施打的數據資料,再來決定方案才會更加有效益。筆者簡單運用疾管署的COVID-19疫苗的公開統計資料進行彙整發現,AZ施打完第二劑佔第一劑施打人次的84.1%,莫德納佔93.1%,高端佔85.1%,而BNT佔38.0%。依據這些簡單運算出來的結果即可做出推估:
1.BNT第二劑的施打比率低主因來自於青少年學生暫緩第二劑的施打,如果要提升施打率,就直接進到校園提供校園施打服務,如此聚焦又直接更有效提升施打率。但這個問題的背後還需要思考的是,青少年到底是否適合施打第二劑?雖然指揮中心已經宣布開放青少年施打,但許多國外的研究仍對此多所保留。因此,在這個問題上該考慮的不是施打率的問題,應是安全性的問題。
2.莫德納疫苗二劑施打完的比率最高,筆者認為施打者多半是中壯年以及長者,這個族群能出來接種的人多半身體狀況都相對較好,也多可以自行移動不需依賴晚輩,同時對於自己健康意識較為強烈,因此有很高的施打行動力。但這也提醒我們,這一群很可能也是類似全聯福利中心這種社區賣場的主要顧客群,這群人都已經施打完疫苗了,那在社區賣場設站「門可羅雀」的機會大概很高!
3.AZ疫苗第二劑施打的比率稍低,或許與民眾想要混打其他疫苗有關。而各縣市政府事實上也都配合中央政府透過醫院、診所、衛生所等機關單位來協助民眾進行疫苗混打的施打服務。筆者認為,這些混打的服務還牽涉到更多的關懷與協助,倘若施打後有身體不適的變化,如何能在社區賣場的施打站給予及時且有效的處置照護呢?因此,若從混打疫苗的需求來推估,社區賣場施打站應不是個可處理複雜問題的施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