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沒看見誰報導兩會的小鮮肉?」中國政治新聞線的女記者只能成為消費對象與裝飾品?

2018-03-09 17:00

? 人氣

政治新聞場中的女記者(BBC中文網)

政治新聞場中的女記者(BBC中文網)

每年的中國「兩會」均於三月初召開,因此3月8日的國際婦女節總與人大和政協會議這些最受本土和國際媒體關注的中國政治事件重疊。 出現在政治事件和場合中的女記者群體,在報導政治新聞的同時,其自身也成了聚焦中國轉型社會關涉性別、審美、平等諸多公共話題討論和衝突的被關注對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她們手持話筒和相機的形象,每年都如儀式般出現在報章上、鏡頭前。中國國內報導定期策劃「兩會上的女記者」 、「兩會美女記者」等話題也成了慣例議程設置。這個話題常備選項如何在中國的媒體生態中成型,「女記者」何時成了一個專有社會身份定義? 如何衍生和激發了怎樣的話題討論? 女記者們自己怎麼看?

「紅衣記者」與「美女記者」

1998年,時任中國總理朱鎔基在例行的閉幕新聞記者會上,面對台下幾百名中外記者,伸手點名身著紅衣的鳳凰衛視女記者吳小莉,開口便稱「你們照顧一下鳳凰衛視台的吳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歡她的節目」。

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個性化表達,令習慣了不苟言笑的中國官員形象和嚴肅冷漠的社會主義政治風格的全球媒體甚是驚喜。朱總理原來也有好惡,也會「追星」! 此事一時成為媒體話題,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女記者」在兩會上如何與政治領導人微妙互動,如何引導媒體討論,成了互聯網尚不發達的中國社會熱議的話題。

兩會女記者

採訪風格被中國媒體形容為大氣淡定的原籍台灣的主持人吳小莉,身著紅衣的形象被中央電視台鏡頭一遍遍重播,瞬間在中國圈粉無數。眾多傳媒學研究刊物和新聞學課程上,曾專門以吳小莉為例,分析如何更有效地在政治場合中爭取提問機會,抓眼球。新聞傳播專業的年輕學生們被告知,「穿紅衣服容易在視覺上第一時間獲得注意,是很重要的提問與採訪技巧!」因此,心照不宣地,每屆兩會上,上會報導的女記者尤其是電視記者們,不少會精心穿戴紅色服裝與絲巾。「紅衣記者」成為一種現象,也成為讓後輩可借鑒的新聞前輩的「制勝秘笈」。

女司儀
Image caption不只是女記者,兩會上女翻譯、女司儀等群體通常也會吸引不少目光和報導。

某省級電視台記者張小小(化名)今年是第一次報導兩會,便選擇穿紅衣「上會」。她對BBC中文表示紅色「在人群中比較顯眼」,在記者會上可以提高被叫到的機率,且「襯自己的膚色」,也符合兩會主題。

這種方法可能確實有效。有中國媒體統計過,2009年兩會政協首場記者會上,主持人在三十分鐘內連續點名三次戴絲巾的女記者提問。

除去服裝,「美女記者」也向來是熱點。2010年前後,各網絡平台的兩會專題中開始出現"美女記者"圖集,2014年更曾有媒體評比出「兩會現場百位美女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