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緊繃情勢持續,兩岸軍事活動一直是各界矚目焦點。自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宣佈啟動「潛艦國造」政策,並在2020年出席自製柴動力潛艦動工儀式後,台灣與許多國家的技術合作就開始受到矚目。
有分析稱,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與歐洲、美國和澳洲等國的關係逐漸變化,加上美中競爭及貿易戰持續的背景下,台灣自製潛艦有來自澳英美安全聯盟(AUKUS)及印太國家涉入,可說是全球國際關係變化的縮影。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因為特殊的國際地位,在軍購或軍事合作方面幾乎一直只與美國接觸。但是,去年傳出台灣「潛艦國造」計劃有歐美等國涉入,台灣官方今年首次承認有美軍在台灣合作訓練台軍,英國媒體近日再次披露台灣的「潛艦國造」計劃,稱台灣至少從美國、英國、韓國和澳洲等七國取得技術、人力與零件等支援,有關報導再次引起國際關注。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博士對BBC中文說,國際間防衛盟友集團在軍武建造方面合作並非罕見之事。他舉例說,美國新一代「星座級」巡防艦(Constellation-class frigate)便是美國與義大利合作的產物,而跨國合作的好處是降低成本及研發風險。
蘇紫雲認為,此次潛艦合作對台灣的戰略意義主要在於突破以往敏感技術的封鎖,包括各類硬體設備,「以及最珍貴的設計人員與工程人員的協助。這象徵歐洲國家對於台灣的認同。」
據台灣官方聲明,台北目標是計劃在2025年向台灣海軍交付八艘潛艦中的首艘。但台灣國防部副部長王信龍6日在台灣立法院說,自製潛艦正按照計劃正常執行。他又補充說,「外界有很多臆測,國防部不作評論」。
中國外交部則批評稱台灣「潛艦國造」計劃是「『台獨』分子玩火自焚」,又呼籲「相關國家應該避免參與台灣的潛艦自製項目,停止支持『台獨』勢力」。
台灣「潛艦國造」計劃
「潛艦國造」計劃是2016年台灣總統蔡英文上台之後宣佈啟動,是其任內最重要的國防戰略之一。計劃始於2017年,由台灣官營背景的「台灣造船公司」(台船)負責建造。根據資料,該計劃打算建造八艘潛艦,預算為160億美元。
在2020年11月的動工典禮上,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高調出席,蔡英文當時致詞強調,潛艦動工旨在彰顯台灣保衛海疆的決心,是「打破外界不實謠言及質疑政府決心的行動。」 而擔任這項計劃的的台軍舵手,是海軍出身、今年剛退役的台灣前參謀總長黃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