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莫拉維克悖論」(Moravec's paradox),即在說明AI雖可比成人更精於演算,卻無法及於幼兒一般的敏銳感知,並做出系列行動。所以電腦已能贏過棋王,但機器人仍無法打好一場球賽。
無人商店的開發競逐,如火如荼在美國與中國熱烈進行著。亞馬遜(Amazon)和淘寶輪流展示他們最前端的人工智慧(AI)零售技術,如何更精準即時地監控好顧客的選購,且讓他們全然毋需等待地自動結帳。
每一次這類新聞都引發了「機器人就要取代人力」的焦慮,影響所及的範圍,也隨著科技更新而快速擴大。過去以為會因此失業的,首先是體力勞動者,但現在卻有不少研究者發出警訊:所謂「勞心」的白領階級反而危險。
比如從事市調、會計、各類精算或投資分析的上班族,若先撇開他們對顧客所提供之感受與情緒面的服務不說,純就技術面而言,他們經手處理、解析或預測訊息的工作,可能都將被大數據和演算法所取代。甚至還有經濟學家因此自嘲,很懂計算但未來怎也算不過AI的經濟學家,說不定會消失。
著名的「莫拉維克悖論」(Moravec's paradox),即在說明AI雖可比成人更精於演算,卻無法及於幼兒一般的敏銳感知,並做出系列行動。所以電腦已能贏過棋王,但機器人仍無法打好一場球賽。很顯然,目前對AI來說,困難的問題反而易解,簡單的舉止卻難以複製。
看來愈是身體化(embodiment)、與感官或情緒相連結的工作,短期內愈難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因為他們的工作內容與其說是基於「有效的演算」,更多其實是對複雜感知的細緻回應。就這點來說,AI與機器人的革命號角尚未完全吹響。
那麼該如何正面面對「機器人取代論」?早在一九七○年代誕生的ATM提款機,或許可以給些線索。當時直線的邏輯推導──提款機將消滅銀行櫃員──非但沒有發生,晚近四十年美國銀行櫃員的總人數反而增加了兩倍。一開始ATM的確讓每個分行的櫃員減少,但這也意味著開設分行的成本降低,結果各地分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進一步,銀行櫃員的勞動性質也轉變了,因為ATM大量取代了他們收付現金的原始工作,其角色便須重新設定,經營「關係銀行業務」(relationship banking)成為日後核心。即便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的信任危機、以及晚近資訊技術的快速更新,似乎又再次劇烈衝擊著銀行服務的方向,但只要站穩「人我互動」的服務本質,機器取代還難全面發生。
循此邏輯,真能抗衡或超越無人商店的,或許並不是另一間AI監控感更強大的無人商店,反倒可能是挪用了新科技(比如物聯網)、卻保留著人情味的巷尾雜貨店。
*作者為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原刊於1619期《新新聞》,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