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新陳代謝沒那麼簡單。走路減重最後還有個重要難題是現在仍然所知甚少的「代謝補償」(metabolic compensation)現象。同樣地,哈札人研究對瞭解這個現象也有幫助。赫曼.彭澤爾(Herman Pontzer)等人測定哈札人的每日能量消耗時,驚訝地發現哈札人活動量很大,但每天消耗的總熱量和一樣瘦但久坐不動的工業化人類大致相同。44 此外,彭澤爾等人蒐集美國、迦納、牙買加和南非等許多國家成人的能量消耗資料時發現,活動量大的人每天消耗的熱量只略多於體重相同但坐得較久的人類。還有,身體活動量較大的人,總能量收支少於依據活動量預測的能量收支。45 一個人每天多消耗五百大卡運動,總能量收支為什麼沒有多出五百大卡?有人提出的解釋是總能量收支有其極限:如果我花費五百大卡走路,就會少消耗一些能量在安靜代謝上,藉以提供能量給運動。
這個具爭議性的概念(稱為能量消耗受限假說︹constrained energy expenditure hypothesis︺)本身以及它與減重是否有關都還有待驗證。如果證實正確,那麼許多人的想法可能必須改變。運動的人雖然花費較多熱量在活動上,但每天消耗的總熱量其實與體型相仿但活動較少的人相同。要瞭解這個現象的意義,可以想想哈札人的總能量收支大約有15 %花費在行走、挖掘和背負等活動上。此外,後面將會提到,運動可刺激修復和維護機制,提高活動後的安靜代謝率(也就是「後燃」),時間可長達數小時到兩天。但如果活動量大的哈札人狩獵採集者和經常運動的工業化人類總能量收支,與體型相仿但活動量小的人相差無幾,那麼他們花費在維護或繁衍等其他方面的能量一定較少。這點似乎難以想像,但我們在體重大幅減輕的人身上確實看到了這種現象,例如明尼蘇達飢餓實驗中的極端節食者安靜代謝率就大幅降低。
身體活動改變新陳代謝、進而抵消減重效果的條件和幅度,都還有待說明,但許多研究確實證明步行等運動可以減輕體重。不過要成功減重,必須連續好幾個月每天走路半小時以上。此外,運動較多的人或許會有代謝補償現象,以抵消一部分身體活動增加的效應。最後,節食減重確實較快、通常也較容易,因為每個人都必須進食,但每個人不一定運動,而且少吃五百大卡高熱量食物(例如四片培根)需要的時間和努力少於每天走八公里。拜託,我不否認要體態不佳又過重的人運動有多困難,運動可能很辛苦、不舒服、令人灰心,肢體障礙更會使運動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但對於沒興趣或無法跑步、游泳或從事其他激烈運動的人而言,走路依然是個輕鬆愉快又有用的中度身體活動。
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無論起初如何減重,要防止體重回彈一定要靠身體活動。不運動的節食者絕大多數在一年內回復一半體重,另外一半體重通常會在其後無可避免地逐漸回復。不過運動可大幅提高體重不回彈的機率。有個例子是波士頓這裡進行的一項實驗。醫師指定一百六十名過重的警員執行低熱量飲食八週,其中有些運動,有些不運動。後來所有警員都減輕七到十三公斤不等, 運動組減輕得稍多一點。不過減重飲食結束、警員恢復一般飲食後,只有持續運動的警員體重沒有回彈,其他警員減去的體重則大半回彈甚至回復原狀。許多其他研究也證實,步行等身體活動可以避免體重回彈。
每天走一萬步說不定多少還是有用......
*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E. LIEBERMAN),哈佛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主持哈佛骨骼生物學實驗室。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天生不愛動: 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