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薪資成長的環境下,無法儲蓄的月光青年以及零工青年大量出現;就算稍有儲蓄者,也因為儲蓄金額有限,面對高漲不合理的房價與租屋成本時,更讓這些青年世代充滿無力感,甚至在經濟上自我放棄希望。
這樣的青年貧窮問題,不僅已經是蔓延全球的嚴重課題,更對金融產業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因為積極進取本是年輕投資者所擁有的特權,在時間軸的延長下,無須如中老年人以保守穩健作為投資的最大前提,可以更寬裕去應對市場風險的波動。所以一旦社會中大部分的年輕人無法擁有儲蓄進行投資,那將直接衝擊資本市場的成長動能,影響金融產業的永續發展。
所幸,台灣的投資市場在過去1、2年間,終於一甩投資族群持續老化的趨勢,讓年輕身影重現於其中,配合零股交易等新興產品的提供,這些年輕世代運用全新的工具,投注並承擔他們自己未來的機會與風險,為台灣整體的產業與金融市場,注入一股全新活力。
這些年輕的「股市小白」,不單單在本土市場,甚至利用網路直接在華爾街交易,不懼風險的在股市當沖、交易選擇權、期貨等高風險市場進出,而被貼上了「蜘蛛人」、「鋼鐵人」,還有「航海王」等酷炫封號。但其中,也有不少衝過頭的年輕人,在財力不支下陷入了違約交割,繳交出昂貴的韭菜成本,賠上最珍貴的金融信用。
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年輕投資風潮再起?就像此次針對當沖降稅是否應予延長的討論,不少論者認為,當沖降稅助長了年輕人投機的心態而持反對意見,更甚者,以父權心態質疑「為何年輕人都在炒股」?進而宣稱為了保護年輕人,應避免股市變成賭場等等奇怪論述出現。
投資市場應更加透明
其實,今天的年輕投資人希望獲利的心態,跟20多年前的菜籃族相比並無二致,與大戶及機構投資人也無不同,都是為了追求獲利而已。只是,這些經驗有限卻善用網路的年輕人,需要的是一個更充足的法規知識,更透明的市場訊息揭露,可以讓他們在有限的籌碼中,增加獲利可能,避免淪為韭菜任人宰割。
當然,除了固有的投資風險外,新的投資世代也面對新的課題。例如層出不窮的網路詐騙,將原來報明牌的不肖股友社數位轉型、流量包裝後,已經成為詐欺年輕人的全新平台,這些都是新世代投資人應該要做好的功課。也正因為缺乏看過市場波動的慘烈經驗,所以年輕投資者需要的是,對於風險與報酬間關聯意識的提醒,提醒任何高報酬的投資行為所搭配的就是高風險的承擔。
畢竟,在一個財富分配充滿世代矛盾,甚至造成貧窮世襲的經濟體制一旦形成時,奢言任何經濟成長的追求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架構更科技、更資訊透明,而且更具風險意識的投資市場,以提供年輕人追逐財富,應該是金融體制本應有的責任。至少,因為全球年輕人對於ESG金融的認知,我們已經看到金融被引導往更環保、更和諧的目標出發。在年輕人的夢中,我們也才看得到金融產業的未來。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 《台灣銀行家》雜誌總編輯,本文選自145期《銀行家雜誌》經授權轉載。(原標題為:共同點燃青年投資夢想)